2001年北京市衛生工作概況

基本概況全市有各級各類衛生醫療機構5969個,比上年減少207個,其中醫院673個,比上年減少1個;床位總數73053張,其中醫院擁有床位70837張,含衛生院床位4300張同比增加1654張。衛生人員總數158185人,比上年減少2073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15935人,比上年增加425人,占衛生人員總數的73.29%;具有高、中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40464人,占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的9%。全市每千人口擁有醫院床位6.31張,醫生4.64人,護士3.61人。2001年北京市衛生基本建設投資31696元。全年安排了13項基本建設項目,列人北京市基本建設計劃,建築麵積249509平方米,投資2.85億元。已經竣工和接近竣工的項目6個,包括北京婦嬰保健醫療中心、北京血液中心業務樓、首都兒科研究所門診樓、北京疾病預防與控製中心業務樓、北京兒童醫院門診樓、首都醫科大學圖書館。新開工的6個項目,包括安貞醫院病房手術樓、友誼醫院門診樓、天壇醫院手術樓、口腔醫院掛號病案樓和朝陽醫院、小湯山醫院。

全市人口11223462人,出生率5.36%,死亡率4.98知,自然增長率0.3%;人均期望壽命75.85歲。

衛生改革全麵貫徹《北京市城鎮醫藥衛生體製改革實施意見》,積極推進醫療衛生體製改革。積極參與本市基本醫療保險製度改革的調研及其配套文件的製定工作,同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等部門協作製定了本市公務員醫療補助辦法、困難人群的醫療救助辦法。配合民政部門建立本市第一所福利醫院。各醫療保險定點醫院服從大局,嚴格執行醫保規則,至年底全市216萬職工進人基本醫療保險。

醫療機構分類工作在全市推開。為配合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製度實施首先確定448家醫療機構為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成為第一批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年底,經市衛生局核定93家醫院為非營利性醫療機構,10家醫院核定為營利性醫療機構。經各區縣衛生局核定,共有非營利性醫療機構3811個,營利性醫療機構1174個。

繼續執行醫藥費“總量控製,結構調整”政策。2001年全市非營利性醫療機構醫藥費增長控製指標從2000年的13%下降到10%,藥品收入在醫療收入中的比例從2000年的56%下降到53%。為規範醫療服務價格行為,本局組織了37家醫療機構的130多位專家教授和物價管理人員,規範了醫療收費項目。並對66種疾病實行單病種費用評估管理,收到成效。規範了特需醫療服務項目和血液透析的收費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