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一直是中原通往新疆的要地,千百年來商旅絡繹不絕,可這幾天走在這裏的卻不是商旅,而是如長龍般蜿蜒的軍隊,旌旗翻滾,氣吞長河。騎馬行進在隊列中的內閣大學士、揚威大將軍、二等忠勇公長齡眯著眼睛,一路上默不做聲,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後麵兩位參讚軍務大臣楊逢春與哈朗阿則在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天,入疆前原任陝甘總督的楊逢春時不時用眼角的餘光掃視遠方一位領著部下在後麵壓陣的年輕人。這個年輕人氣質沉穩,目光如炬,刀削般的鼻梁襯托著俊逸的麵龐,騎在馬上的身材仍能讓人覺察出其過人的修長和挺拔,趕了這麼多天的路卻看不出有什麼疲倦的意思,楊逢春心中輕輕一歎,這麼好的小夥子,可惜生在了一個混帳的家中。想到這裏,楊逢春不由微微冷笑,李成吉那貌似忠厚的虛偽麵孔騙得了天下人,騙得了道光皇帝,卻騙不了他。對於這個一直位居自己之下的家夥,楊逢春對其不甘寂寞的野心家麵孔可謂是了如指掌,當年此人不過一介知府時,百般巴結,恨不得搬到自己家中隨時聽候吩咐,等把他提拔為陝西巡撫後,尤其是自己奉旨進回疆幫辦軍務後,此人以巡撫銜代掌總督事,一反往日巴結的樣子,時刻用些陰著抽他的後腿,一副巴不得自己早死的架勢,若不是連續兩次奉命進剿回疆,陝甘總督的位子自己無論如何也不會輪到他這樣的小人來坐。不行!楊逢春暗暗下定決心,待此次回兵光複直隸後,自己身為兵部漢尚書,怎麼也得把李成吉這個小人拉下馬。
此時楊逢春在惦記著別人,同時也有人惦記著他。李隆豪知道楊逢春與自己父親的這些往事,他第一次入疆時,還是父親親自把他送到楊逢春的帳下,那時兩家關係極好,當時隻是一個低級軍官的李隆豪深受楊逢春的嗬護,凡是立小功就給其報大功,所以他晉升得非常迅速,當然他本人確實也很出色。可第一次平定張格爾叛亂,曆時七年,楊逢春一直在新疆呆了足有五年,而他父親也就一直以陝西巡撫銜代掌總督事整整五年。平定張格爾叛亂後,楊逢春加兵部尚書銜再次回任陝甘總督,這時已經幹總督幹出癮來的李成吉一下沒了巨大的權力,可謂心如刀割,兩家的關係開始逐漸疏遠。此次出兵回疆,是因為張格爾之兄摩訶末玉素普與浩罕王摩訶末阿利的聯軍十餘萬入寇回疆,駐守回疆的大軍屢戰屢敗,朝廷不得已再次命大學士、揚威大將軍長齡領軍,陝甘總督兼領兵部尚書銜的楊逢春參讚軍事(滿清官製總督為正二品,領尚書銜則為從一品),李隆豪當時以榆林總兵的身份領軍入疆。這次野心勃勃的李成吉再也不肯代掌總督事了,用盡各種能用的手段,李隆豪自己也明白是使了些下三爛的玩意,終於正式升任了總督(不配尚書銜,正二品),這就等於絕了楊逢春回任陝甘的後路,兩家算是徹底鬧翻了臉。第二次入疆,陝甘軍因為距離最近,所以第一個入駐迪化。主帥長齡此時尚在路上,而喀什噶爾告急,代行帥權的楊逢春命甘肅提督所部與李隆豪部分兵兩路前往救援,當時指派各自行軍路徑時,李隆豪被派了一條人人都認為的死路,不是戈壁就是沙漠。李隆豪知道這是報複臨頭,躲是無論如何躲不掉的,他幹脆豁出去了,隻可憐他一手訓練的子弟兵。為了增加活下去的可能性,也為了對得起麾下將士,他認真細致地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把可能遇到的困難都考慮了一道。一路上,他與士卒們一起跋山涉水,同吃同睡;翻過天山絕壁時,他一直站在最危險的地方指揮:在沙漠深處,軍中食水不足時,他和士卒一樣一天三口水的量,甚至節省下自己那一份給別人;戈壁灘上,糧、水告急,被迫殺馬度日,有傷病的士卒難以走動,他就把自己的馬讓給他們,自己和士卒們一起走,可謂同甘苦、共患難。說來也是天意,由於他走的那條路被人認為幾乎是條死路,所以敵軍沒有任何防範,反而重兵圍攻另一路甘肅提督所部,當時的甘肅提督戰死,餘部被圍在一個山穀中。正在兩方殊死大戰之際,李隆豪部有如天降神兵,一舉解了喀什噶爾的圍,隨後他又合並了喀什噶爾的守軍,乘夜從背後突襲敵軍主營。敵軍不明情況,驚慌失措下倉皇潰逃。這就是聞名天下的喀什大捷,也是朝廷大軍於第二次回亂發生後的首次勝利,自然被大書特書了一番,李隆豪也隨即被道光晉升為甘肅提督,入正黃旗抬旗,兼領大內一等侍衛。後來主帥長齡從伊犁出擊浩罕,兵分三路,勢如破竹。功勞最大的左右兩路軍統領大將,一為新任陝西提督、原固原鎮總兵楊芳,另一位就是年僅二十七歲的甘肅提督李隆豪了,他頭上又多了個副都統的銜。
李隆豪看著遠方中軍隊列裏的楊逢春,心中也不知是恨還是喜。雖說楊逢春出於私心讓他幾乎陷於死地,但也正是經此磨練,他才真正知道、領會了該如何帶兵,他現在能有這廣泛流傳於軍中的、愛兵如子的好名聲,那還得感謝楊逢春呢!自從喀什一戰後,李隆豪終於明白了成為一位名將必須怎麼做。他執掌甘肅綠營後,與士卒們同甘苦、共患難,從不貪圖享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了以身作則,成為了全軍的表率。不到半年,他在甘肅綠營中已經可謂令行禁止,指揮部隊行軍作戰那是如臂使指、得心應手;甘肅綠營也不再是原來的烏合之眾,而是縱橫西北的一支勁旅。想到這裏,李隆豪在路旁的一個土坡上停下了馬,自豪地看著從身邊走過的將士,對於他們表現出的飽滿的精神狀態,尤其是和中軍那些八旗兵相比,他由衷地感到驕傲!甘肅綠營將士此時也在看著他們自己的將軍,看著他那鎮定自若的神態,追隨著他亮若星辰般的目光,心中升起一股股熱流。現在絕大多數甘肅綠營的士卒都深信,隻要有李隆豪在,天下沒有他們打不敗的敵人!
※※※
北京城裏的會議還在繼續,李淩風正在布置下階段的任務:“現在從軍情上講,預計我軍還有十天以上的休整時間。目前從政府工作事務來看,當務之急是把繳獲的物資和工匠盡快送往天津。這個工作由義父來主持,天地會各堂入京會眾負責運輸以及相應的安全保衛工作,道臨叔叔負責每次發運前的清點、立冊與**,天津的歐陽先生負責接收時的盤查、核對,以期各負其責!”
李淩風停下來看看眾人,看到大家都點了頭,接著說道:“運送的原則我給大家強調一下我個人的意見,首先是現金和工匠,隨後再考慮貴重物品。糧食和難以運走的東西,可以先全部運往通州,再根據情況調整。現在會裏長老和各堂堂主們可以去旁邊屋子裏商議,盡快擬出一個具體的行動計劃與時間表來,交給義父和道臨先生兩人斟酌、決定。”天地會的長老和堂主們都起身出了屋,李淩風轉身對軍官們說道:“軍事方麵,陸軍指揮部呆在圓明園不動,通州是我們物資、人員集結上船的要地,必須加強守備,我考慮讓第六步兵團團直屬部和所屬二、三營移防通州。中和,你趕緊回去指揮部下做好準備。今晚召開陸軍下一階段的作戰討論會,明日一早你們團就走,圓明園的防務交給近衛支隊負責。兆國,等會你陪天舒回去安排一下近衛支隊的宿營事物,申明入園紀律。成英,你也趕快回去準備一下,晚上需要你做個細致的敵情通報。幹脆這樣,反正大家對這次占領北京的收獲都心中有素了,現在除了關海山和趙震天兩位副司令外,其餘軍官們都各自回自己的部隊做事。今晚18時30分正,我在圓明園請會中高層、軍隊營以上軍官一起吃個飯,大家聚在一起慶祝一下第一階段取得的勝利。吃完飯後指揮部要召開一個軍事擴大會議,會上準備商討下一步的軍事行動,大家都去準備一下自己的意見。我看各團團級指揮官都有在座,各自的部下各自通知,不許遲到或不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