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邵忠
我常常在思考觀察,精英及其平庸的模仿者之間的區別在哪裏?我發現,精英在職場中的每一個細節都是他用心琢磨並發掘固定下來的。職場問題的多樣性往往寓於豐富的、真實的、意想不到的因素之中,而對這種多樣性的純粹的形式模仿不過是空虛和呆板。
有著豐富職場經驗的毛文,將自己的思想精確地運用於她所熱愛的事業中,如此,她的指導才具有非常實在的,營養豐富的特點。在本書中,她提出一種全新的“職商”概念正在誕生。過往公司對員工的要求“一心一意”,已經被“三心二意”所取代,“三心二意”涵蓋了情商,智商的全要素,即必須有“包容心”“忍耐心”“好奇心”以及強烈的職場“意願”和強大的“意誌”。有了這個最基本的出發點,才有可能處理好自己的職場問題。
幾乎每個剛入職場的新人,都迫不及待地想了解其中的成功秘訣,而所謂職場精英的練就,並不僅僅來自比他人優越的智力因素和交際修養,更多的是來自對它們進行改造和轉換的能力。作家普魯斯特曾經做過類似的比喻,如果用電燈泡來給液體加熱,我們並不需要最強的燈泡,而是需要一個不再照明的、電能可以轉換的、具有熱度而非光度的燈泡。為了在空中漫遊,我們需要的不是最強的發動機,而是能將平麵速度轉換為上升力的另一種發動機(它不再在地麵上跑,而是以垂直線取代原先的水平線)。與此相仿,職場精英可能並不是表麵看來談吐驚人、博學多才的人,而是那些將自己的個性最大限度變為工作力量源泉,把自己的能力折射在一切周遭事物上的人。這些個性和能力是職場精英身上最不易改變而又最深刻的東西,而且它們也將成為精英在職場區別於他人並獲得成功的見證。所以,職場守則並不是一些古板的進退有方的框框,而是可以和自己個性相結合,運用得搖曳多姿。
我非常喜歡毛文提出的“在職場,要像向日葵一樣成長”這個比喻。向日葵永遠追逐著太陽的方向,不怨天尤人,努力調試著每一天,從自然界攫取最大的能量。它堅強地麵對所有問題,又溫柔地堅持著自己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