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秋日的清晨,晨風中的奧諾列瑪顯得有些蕭瑟,淡金色的晨光帶著融融的暖意灑在這個古老的城市,給這座曆史悠久的城市帶來了一絲活力。
這座城市在規模上比起雄踞蘭頓大陸東北的大陸雄城——洛丹,或許有所不如,在經濟領域,也不能同位於大陸東南,毗鄰迷霧之海的新興商業城市——萊恩斯相比。
相較這兩座在大陸負有盛名的名城,奧諾列瑪缺少了一絲霸氣與活力,多了一些肅穆與莊重,城市雖然規模不大,但從城中的每一處都可以看出建築大師與雕刻藝術家巧妙合作而產生的令人驚豔的傑作。不論是城牆上充滿藝術美感與肅穆的宗教氣息的雕刻,還是城中街道上巧妙利用青石板紋路拚接而成的浮雕,無一不是藝術與建築完美結合的典範,兩者在這座城市完全融為了一體,這座城市也因此成為全大陸藝術家與建築師們的朝聖之所在。
這些來自300年前文藝複興時期的偉大先驅們的藝術傑作,幾個世紀以來,帶著歲月的積澱,顯得愈發迷人而厚重,這也是這座城市引以為傲的資本。
或許在崇尚武力的巴德人眼中,這種華而不實的東西對於增強城市的安全性沒有任何幫助,完全是累贅。但這座城中一座座雕刻與腳下浮雕卻無可置疑的見證了這座大陸最古老城市的崛起,曆經無數風雨,這座城市雖然多了幾分風霜之色,卻更顯得雄渾而瑰美,仿佛被精心打磨的水晶,放射出越發璀璨的明光。
這座城市的人們充滿了肅穆和沉靜,卻不可避免的從其中透出幾分自信與傲氣,這是來自對城市本身無比信任和驕傲,這座城市曆經幾個世紀走過來的曆史讓人們能夠有一種發自內心的信任,信任這座城市的強大足以為他們遮擋一切風雨。即使這座城市的城牆在巴德人看來實用程度低到發指,但因為城中東南角的那一片建築,使人們相信,即使再強大的力量,在這座城市麵前的挑釁,也隻是為這座偉大的城市更添偉大而已。
城市東南角,那一片精致華美卻又不失大氣的建築群,是當今大陸最有權勢的人——教宗冕下的禦所。而在其周圍,拱衛著這個時代最強大的武裝力量之一——聖殿騎士團。
這座城市,不隻叫做奧諾列瑪,它在大陸無數虔誠的信徒口中,還有一個淺顯,卻盡顯光榮的名字——榮耀之城。
這名字,是300年來,聖殿騎士團在與無數勢力鐵與血的角逐中用鮮血鑄就的。
如果說,奧諾列瑪這座城市本身代表了奇跡與藝術,那麼,聖殿騎士團的存在,則是在這座充滿藝術氣息的城市之中添了幾筆濃墨重彩的血腥。
在大陸局勢紛亂,戰亂不斷的年代,聖殿騎士團的存在,仿佛令奧諾列瑪最為莊嚴雄渾的建築——聖彼得大教堂頂部的巨型十字架,都染上了一抹淡淡的緋紅。
仿佛是無數死在聖殿騎士團槍下的鬼魂,帶著戰場的血腥來到這十字架前纏裹不休,即使是擁有全大陸最強的聖光之力的幹涉,也不能消磨掉這一抹緋紅。
時至今日,聖彼得大教堂頂部的十字架上仍然可以隱約看見一抹淡淡的緋紅!
這是教會實力的象征,也是讓無數敵人膽寒的見證。
毫無疑問,一個隻會唱詩誦經的教會是不會讓大陸無數野心勃勃的勢力給予尊敬的,隻有真正的實力,才是教會得以在300年的戰火中屹立不倒的真正依仗,而教會的榮耀,也是從聖殿騎士團踏足大陸爭霸的戰爭開始的。
300年來,教會不但通過大陸戰爭直接展示了自己恐怖的實力,使大陸上的各個勢力對教會的存在表示了認同和尊敬。現如今,在300年後的今天,教會已經成為了曠日持久的大陸戰爭的最終受益者。
曠日持久的戰爭帶來的征服與殺戮,戰火與破壞,除了給弱國帶來毀滅,使強國更加強大之外,也給大陸上無數人民帶來了痛苦與折磨,無家可歸,饑寒交迫的苦痛折磨著每一個在戰爭的鐵蹄下苦苦掙紮的人們,極度的折磨與痛苦,帶給人們的不隻是身體上的傷害,還有精神上的空虛。
而在這時,當打著拯救世人,結束大陸戰爭,使每一個掙紮在苦難的**中的人民得到救贖旗號的教會,以不可阻擋之勢蠻橫的衝入大陸爭霸之戰的**時,飽受苦難與折磨的大陸人民就像是抓住了最後一顆救命稻草,再也不肯放開。
教會不但帶給了他們生的希望,還給予了無數空虛的人們以信仰的寄托,對於一無所有的人來說,沒有信仰,就真的如同一具行走的軀殼了。
所以,在戰爭期間,教會不但在戰場上取得了無數實質性的好處,更重要的是,在300年的戰爭期間,教會的信徒迅速增加,遠遠超過當時其他的各種大大小小的宗教組織,300年後的今天,教會已經成了當世最大的宗教組織,遍布整個大陸的無數教徒,是教會最大的財富。
而迫於國內無數信徒的壓力,各國君主不得不承認教會的大陸霸主地位,作為表示,各國君主主動要求由教宗冕下在自己的登基儀式上為自己進行加冕,以表示對教會的尊重與……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