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喜歡三國,有人喜歡紅樓,有人喜歡西遊,自然也有人喜歡水滸。不過相比於有專門研究紅樓的紅學家,有根據三國和西遊改編的數目眾多的影視劇、遊戲、動漫等等,水滸就有些相形見拙,不那麼見人廣聞、眾所周知了。甚至相比於喜歡其它三部的讀者群,喜歡水滸的人數量乃至質量上,都處弱勢。
“同樣是四大名著,為什麼差別就這麼大呢?”作為一名非常喜歡水滸的人,梁山泊常有這樣的感歎。
梁山泊這個名字跟民間傳說的著名愛情故事《梁山伯與祝英台》中的男主角姓名讀音相同,隻是最後一個字的偏旁部首之差,但他這個名字卻不是根據這個故事而來,而是因為《水滸傳》。
梁山泊的父親梁棟國也是個非常喜歡水滸的人,所以給兒子起名字的時候就盡往這本名著上琢磨,希望能給兒子起個能夠代表水滸氣象或很有水滸氣息的名字,結果想來想去就想到了這麼個名字。他們家正好姓梁,本來他是打算直接取個梁山的,這最有代表意義,可是這名兒太過直白了些,他又想取三個字的,再加妻子也一力不同意,所以又在後麵多加了一個“泊”字。梁山又稱梁山泊、水泊梁山,梁山離不開的也有那八百裏水泊天險,因此取意於此,起作了個梁山泊。
梁棟國當時還為自己的才思敏捷、取名契意而沾沾自喜,但隔日卻才忽然省起這名兒與《梁祝》故事中的那梁山伯讀音相同。梁山泊雖有梁山水泊之意,但隻要知道《梁祝》故事的人,聽名字恐怕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那個梁山伯,給人的第一印象也是此名來源於此。一字之差,失之謬矣!
本來倒還可挽回重取,他與妻子是在兒子出生的當晚夜裏商量,準備隔日辦出生證時才上報填寫。但不想他第二天一早來醫院看望妻兒時,妻子卻提前一步就把出生證給辦了,讓他悔之晚矣!
梁山泊的母親正巧姓祝,名叫祝采薇。與丈夫不同,祝采薇最喜歡的四大名著與大多數女子相同,是那最癡纏情事、最奪女兒家眼淚的《紅樓夢》。對於同是愛情故事的《梁祝》,她也十分喜歡。老實說,她當初選擇嫁給梁棟國,也多少是有點兒梁棟國正姓梁,她內心裏想契合些梁祝結合的原因,來段現實版的梁祝圓滿曲在內。
梁棟國與祝采薇的相識相交,可說正是緣於四大名著。隻是《水滸傳》與《紅樓夢》這兩本,除了同是四大名著以及同做過一段時間的禁書外,實在有太多的不同。兩人婚後倒也恩愛有加、相諧相伴,再加郎才女貌,被人稱作天生一對,是鄰裏稱頌稱羨的模範夫妻。不過一些生活細節方麵,以及性格上的不同,卻也不免口角,尤其涉及到兩人各所鍾愛的兩本名著排名與成就上,更是爭論不休,有時更發展到互鬧脾氣。
但夫妻床頭吵架床尾合,這麼多年兩人也一起偕手相伴了下來。雖然在這兩本書上仍有爭論,但已互多了包容的態度。隻是對於丈夫想要給兒子取個有關水滸的名字,祝采薇心中還是十分抵觸、老大不願。本擬今次在兒子名字上的問題還會有一番長時間的爭論,她也準備好了拿自己剛給他生了兒子以及產後身體虛弱為武器,打感情牌。不想她這保底的絕招還沒用,她丈夫就難得地發了次昏。
聽了“梁山泊”這名字,祝采薇當時就已想到了這名字跟《梁祝》故事裏的男主角同音,但見梁棟國沒有省及,她卻也故意沒說破,反還順著誇讚了他兩句,說他起得好。梁棟國當晚本來還打算在醫院裏陪床,她也勸他回去,並讓他明早給她燉好了雞湯再帶上來醫院。她早已暗自打定了主意,又讓他明早燉雞湯耽擱時間,她則第二天一早就叫了醫生提前給兒子辦出生證。
梁棟國到醫院時,出生證明已一切辦妥,連印章都蓋了,就隻等著他來後補簽個名兒。梁棟國當時很是後悔、氣惱,但憐妻子剛給他生了兒子,又是產生虛弱,便也憋著沒跟妻子置氣,隻抱怨了幾句就這樣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