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十五章 死因證實(1 / 2)

法醫想要增加自己的說服力,就要具體的表現在屍體上。緒方很清楚這件事情,所以他回到一郎的屍體前,對所有人緩緩道:“從屍僵的程度上去判斷,死者一郎進行過大範圍行走。而這些紫紅色的屍斑,則代表他的腿部力量在死前的一段時間,造成極大程度的受力,也就是支撐身體。”

“我詢問過鈴木管家,在案發時倉庫的門是開著的,這也是我為什麼會問麻裏子夫人,在案發前的這段時間,死者是否離開過倉庫的主要原因!”

緒方看向人群中表情複雜的麻裏子:“如果說倉庫門鎖被人打開,誰的嫌疑最大,我想最有可能的人,就是作為母親的夫人你。”

他用戴著手套的手掌輕輕的解開屍體的衣領紐扣,裸露出脖頸的位置,讓那道奇怪的勒痕更加清楚的呈現在眾人的視線當中。

有些人不忍直視,因為搭配那張蒼白可怖的臉龐,會覺得渾身不自在。

“在脖頸的位置,可以看到吊死者常見的勒痕,在法醫學術中,吊死也叫縊死,是借死者自身的體重使頸部受到繩索或類似物體壓迫引起的窒息死亡。所以這條勒痕,判斷其死亡時間,死亡原因,還死者一郎一個公道最好的證明!”

緒方的一隻手抬起屍體下顎,另一隻手指向勒痕:“縊死者頸部的索溝稱為縊溝,我們來看一下一郎的縊溝,就會發現很多內容和我們看到的事實出現了偏離。”

“如果說一郎是我們看到的死亡方式來結束自己的生命,那麼他的縊溝應該是最低部位最深,向兩側上升漸淺,最後消失。但是我看到的卻不是!一郎的縊溝較為平整,受力和擠壓的位置較為集中在一側,也就是我現在指著的右手邊。”

毛利小五郎離得最近,他有權利走進案發現場,近距離觀察下好奇的追問道:“這代表什麼?”

“如果說縊溝的位置傾斜一側,死者需要保持著一個完全不可能垂直的角度去進行自殺。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當一個人選擇上吊來結束生命時,身體一定是選擇垂直站立,去用繩索勒住脖頸,最後在受力最嚴重的脖頸最低部分留下較為明顯的縊溝。可是一郎的縊溝偏離一側,這樣的話,需要在上吊的過程中將身體的傾斜,雖然能夠導致窒息死亡,卻會在身體劇烈掙紮的過程中,在脖頸的皮膚上,留下繩索摩擦後的外傷。”

緒方的聲音間歇了一下:“所以說,這個被鎖定為案發現場的倉庫有第二個人在,也就是凶手。凶手將已經死亡的一郎屍體懸掉在倉庫的房梁繩索上,但是卻沒有找好角度,在繩索對脖頸受力的過程中,偏離了繩索前後的水平位置,致使脖頸的縊溝呈現出左右側受力不均的屍顯。這種行為是為了刻意的顛倒死亡的順序,製造出上吊自殺的假象來迷惑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