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認識自己--規劃你的人生方向(1)(1 / 3)

在古希臘神廟前的一塊石碑上,寫著這樣一句簡單的話:"認識你自己。"話雖簡單,但要真正做到,卻不那麼容易。每個人都有著自己千差萬別的個性,也有著自己獨特的人生哲學,而不同的人生觀帶給我們的是迥異的個人追求。隻有真正認識了自己,才會知道自己存在的價值。隻有真正認識了自己,才能夠有所為有所不為,才能夠有的放矢。

你想要成為什麼人

人生的貧、富、貴、賤,其實都是自己選擇的結果,誰也無法掌握你的命運。隻有自己才能決定到底要做一個怎樣的人!對於未來,也許我們無法準確預料,我們自己所走的路也是在根據環境的變化而不斷調整。應當真正明確的,是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向,並且無愧地告訴自己:"我現在所走的每一步,都是為了能夠向我最終的夢想慢慢邁進。"

做好你的人生規劃

剛剛跨人大學校門的時候,幾乎所有人對未來都有著非常美好的憧憬。你或許想過出國留學,想過成為大老板、大律師、銀行家、著名學者,想過無數種可能的成功方式。你可能也努力過,積極地參加社團活動,認真地聽課,認真地準備考試。然而,臨近畢業,很多人發現現實中的選擇和想象中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大學時所做的那些事有很多是毫無意義的,不能對未來產生一點點有益的影響。而另外一些有意義的事,卻根本沒想到去做,或沒來得及做。所以,回首過去,許多人會隱隱約約有些遺憾的感覺。

這種情況常常是緣於未來的不確定性。特別是對於今天正處於高速社會轉型期的中國人來說,未來會怎麼變化,誰也無法預料。因此,很多大學生對於自己的未來根本就沒有一個明晰的概念,更不用說科學地去規劃了。

夢想不等於理想,幻想不等於規劃。真正科學的人生規劃,是建立在你對自己和環境的準確認識基礎上,對未來的一係列目標和行動方案。人生規劃必須是可行的,必須是你自己的。你必須建立一個"個人的標準",一個符合你的興趣,能給你帶來最大價值的標準,而不是人雲亦雲。你不妨多問自己幾個問題。比如,大家都說出國好,對於你來說呢?你的家庭經濟情況足以支持嗎?你的專業真的需要出國才會學得更好嗎?你的語言基礎能夠滿足出國的需要嗎?等等。對別人合適的道路,對於你不一定合適,這一點你必須始終牢記。

一旦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設定你實現夢想的具體方案,播下目標的種子。現在,請你準備好一支筆和一張紙,按照下麵的要求逐步進行:

首先,把自己想要達成的目標羅列出來。無論目標是大是小,也不管它是什麼類型,如升職、結婚、減肥、創業、加薪、換部好車、更換工作、改善人際關係、出國旅遊......將它們一一寫下來。

其次,在你所列的若幹目標中選出最重要的一項。如果你在幾項目標中徘徊,不知如何選擇,你可以自間:"哪一個目標實現之後,對我的人生會有更大的影響?"按照這個標準選出一個最重要的目標,寫在清單的第一項。然後將這個首要目標化為疑問,也就是說:"我要怎麼做才能達到這個目標?"比如你的首要目標是升職,你便把它轉化為:"我怎麼做才可以升職?"問題寫得越詳細越好,如此一來,你的潛意識就會針對這個問題進行詳細分析,並有針對性地采取行動。

然後,從最重要的目標開始,列出達成目標的所有你能想到的方法,越具體越好。或許你會發現,在列舉問題和執行方案的時候,頭幾個會比較好寫,越到後麵越難想出來。但這正是考驗你的時候,因為經過深思熟慮想出來的方案,其價值更為可貴。

設立目標花不了多少時間,卻可以幫助你在較短的時間內改變自己的心態,從而潛移默化地改善你的人生。你會發覺,原來自己的未來完全可以由自己掌握,而掌握自己的命運所要做的事情也並非難到高不可攀。

想必你會有這樣的疑慮:"我也常常為自己樹立目標,甚至把它貼在床頭桌角,但三分鍾熱度之後,就對它形同陌路、視而不見了,這可怎麼辦呢?"

拿破侖·希爾告訴我們,任何觀念隻要一再重複,它就會深深地印在你的潛意識中,並自動地影響到身體的外在行為,這就是所謂的"自我暗示"。不斷地進行自我暗示可以增強你堅持目標的信心,並產生旺盛的企圖心,這股看不見的力量將促使你一往無前地向計劃中的成功目標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