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聰明人越多,犯錯越愚蠢(2 / 2)

首席執行官烏爾裏奇·施羅德:我知道今天要按照協議預先的約定轉賬,至於是否撤銷這筆巨額交易,應該讓董事會開會討論決定。

董事長保盧斯:我們還沒有得到風險評估報告,無法及時做出正確的決策。

董事會秘書史裏芬:我打電話給國際業務部催要風險評估報告,可那裏總是占線,我想還是隔一會兒再打吧。

國際業務部經理克魯克:星期五晚上準備帶上全家人去聽音樂會,我得提前打電話預訂門票。

國際業務部副經理伊梅爾曼:忙於其他事情,沒有時間去關心雷曼兄弟公司的消息。

負責處理與雷曼兄弟公司業務的高級經理希特霍芬:我讓文員上網瀏覽新聞,一旦有雷曼兄弟公司的消息就立即報告,而我要去休息室喝杯咖啡了。

文員施特魯克:10:03,我在網上看到了雷曼兄弟公司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的新聞,馬上就跑到希特霍芬的辦公室,可是他不在,我就寫了張便條放在辦公桌上,他回來後會看到的。

結算部經理德爾布呂克:今天是協議規定的交易日子,我沒有接到停止交易的指令,那就按照原計劃轉賬吧。

結算部自動付款係統操作員曼斯坦因:德爾布呂克讓我執行轉賬操作,我什麼也沒問就做了。

信貸部經理莫德爾:我在走廊裏碰到了施特魯克,他告訴我雷曼兄弟公司的破產消息,但是我相信希特霍芬和其他職員的專業素養,一定不會犯低級錯誤,因此也沒必要提醒他們。

公關部經理貝克:雷曼兄弟公司破產是板上釘釘的事,我想跟烏爾裏奇·施羅德談談這件事,但上午要會見幾個克羅地亞客人,等下午再找他也不遲,反正不差這幾個小時。

10:10,德國國家發展銀行便發生了這件天下奇聞。而在此前的10分鍾裏,上到董事長,下到操作員,沒有一個人是愚蠢的。可悲的是,幾乎在同一時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

實際上,隻要當中有一個人能夠認真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那麼這筆“學費”就不會上繳。上述這些員工的貌似“嚴謹和守秩序”,其實都是為自己的失責做辯護。他們每個人都沒有責任,那誰該為這出鬧劇負責?

其實,類似的鬧劇,每天都在一些企業上演著,每一個機構裏的執行者,都會有這樣的時候。隻不過德國國家發展銀行更為倒黴,在這千載難逢的萬般巧合下,白白向美國人貢獻了3億歐元,也為我們呈現出了一出真實而又殘酷的劇目。

一個基業常青的企業,一定是一個戰略與執行相長的企業。因為沒有執行,就沒有戰略的落實,沒有落實的戰略對於企業毫無意義。因此,執行的本質就是把企業的戰略與現有的資源相整合來實現戰略。企業的發展戰略能否實現,取決於企業所有員工的執行力。

員工的執行力,就是員工能夠合理有效的使用現有的資源,把企業的戰略化為自己及自己所分管範圍的一切行為並取得成果的能力。而作為企業的經營者,則一定要有這樣的意識:確保執行者在接受任務分工後,能夠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認認真真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