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休閑下午茶
生命中總該有一些好時光是用來浪費的。
卸下麵具、放下心事、帶上笑容、換上花衣……
一杯咖啡、兩三知己、聊聊天、說說地、聽聽歌、看看戲……
再或者,背起背包、帶上相機、踏踏青、懷懷舊、發發呆、做做夢……
運動也好,休息也罷。不必刻意,無需做作。去做那些想做的、喜歡做的、並能讓心情爽朗如藍天白雲的事。以自己適合的、輕鬆的、自由的方式來度過這休閑的時光。
努力放鬆是為了更好的再次出發。有勞有逸,一張一弛,才是文武之道。
剪一段愜意、私享的下午茶時光,好好給心靈洗個澡、放個假。
星期五派對
Barbara是意大利人,在公司的美國分部工作了15年後被轉派到了中國分部工作。
國際友人Barbara上任後刮來的第一場西風,就是公司每周五下午多出了一個Party,叫做TGIF Party。用中國話來說,就是星期五派對,大家共同來慶賀周末的到來。
你大約要問我,TGIF是什麼意思?就是Thank God It’s Friday。
外企的白領們,別看他們平日樣子光鮮,實際每天抗著高壓日子過得拘謹壓抑得很。
比如說,公司規定每周一至周四員工必須著正裝上班,黑色是白領衣櫥永遠不會出錯的顏色。於是,周一至周四的辦公室,好像回到了黑白電視機年代。那可以休閑打扮的周五,就自然躍升為一個寵兒,讓人無比翹首以待。
周五的早晨,在寫字樓大堂或者電梯裏遇見同事時總會讓我眼前一亮。
比如那個每天梳著高髻的安娜,周五披下長發的樣子好青春呢!比如那個每天高跟鞋噠噠噠的小V,周五換了雙圓頭平底鞋子好可愛!還有凱蒂的兩條長腿,隻有周五的牛仔褲才可以將性感的魅力徹底地勾勒出來呀!
現在,周五更受寵了,因為憑空又多了場TGIF Party。能放鬆休息不說,關鍵還有的吃。
周五下午四點鍾,好吃的點心們陸續抵達辦公室。Barbara熱愛美食,從五星級賓館訂來一盒盒西點,光聽名字就勾著饞蟲大冒。什麼林茨蛋糕啦、杏仁瓦片啦、加雷特酥餅啦、果仁布朗尼啦……整整鋪滿了一桌。
當然,星巴克的咖啡也少不了。每到周五,寫字樓樓下星巴克裏的服務生就笑得兩眼細眯眯,因為大客戶又來了。
假如你問,TGIF Party僅以滿足嘴巴為唯一目的嗎?不,當然還不止。Barbara說,我們也要讓眼睛讓耳朵徹底放鬆。
每周一次的TGIF Party上,Barbara會讓新員工以自己的方式來介紹自己。我記憶最深刻的就是“愛斯基摩人”,其實他是中國人,是公司年前新入職的視覺陳列師,叫David。
他入職的第二天就趕上了TGIF Party。那天是三九寒潮冰凍的一天,外麵飄著冷冷的雪花,David卻穿了件無袖背心。你以為他很熱脫了外麵的衣服?不是的,因為他的脖子上明明纏了根好厚好厚的愛斯基摩人的皮毛圍脖。總之他的怪打扮雷倒了眾人,後來,“愛斯基摩人”就成了David的雅號。
我還記得拓展部助理Emily在TGIF Party上的卓越表現。Emily隻有1.55米高,可是這女生卻能飆出可與張靚穎相媲美的海豚音。她在Party上介紹自己時,說自己的業餘愛好是唱歌。同事們馬上起哄說,那你就現場唱一個唄。結果小E童鞋也不怯場,立馬就唱起Mariah Carey的《Hero》,直聽得拓展部經理不住點頭微笑。其實呢,TGIF Party就是一個供員工展示自己的平台,小E在Party上露了這一手可為她日後工作加了好多印象分。
當然了,公司經理們在TGIF Party上也不僅僅隻充當觀眾和聽眾。經理們也需要在Party上將部門的新舉措新活動介紹給大家。
比如香水部的Tony,他最喜歡在TGIF Party上播放他的香水廣告,還喜歡介紹他們推出的新產品,把個香噴噴的水噴得辦公室到處都是。
市場部的凱蒂呢,最喜歡與大家分享她們新近做的推廣活動,比如最近請了哪位當紅明星來為新開張的店鋪剪彩啦,最新的《Vogue》、《Bazaar》、《Marie Claire》雜誌上有大幅產品介紹啦,米蘭時裝節名流出席的圖片啦等等。總之,大家一邊吃著點心一邊看著PPT,耳旁還有舒緩的背景音樂伴奏,TGIF Party確實讓人很好放鬆。
最近,Barbara說,以後我們舉辦TGIF Party的地點將不僅僅局限於辦公室,下一回,我們去Ritz Carlton租個場地吧!
Oh Yeah!
讓我們一起重返校園
春暖花開的四月,公司舉辦了一場年度懷舊派對,主題是“Back to School———重返校園”。
人力資源部給每位員工發了份極盡煽情的派對邀請函:“親愛的童鞋們,紛繁的生活泯滅不了我們的童心,在這紫藤花開的四月,讓我們一起乘上開往童年的列車,去追溯我們曾經的校園生活。你還記得嗎?那個愛哭的同桌的你?那個酷酷的愛笑的他?那條飄揚的紅領巾?那雙潔白的白球鞋?……來吧,讓我們一起把記憶拉回到三十年前、二十年前、十年前……讓我們一起放飛心情,回到我們曾經的美麗校園。”
大家收到邀請函後馬上就炸開了鍋。誰也沒有想到,這次派對的主題居然是回到校園。
興奮的童鞋們紛紛互問:你準備穿什麼呀?我怎麼打扮才好呢?微胖界人士表示壓力很大:啊呀,我這個身材怎麼回到校園啊?回不去了。苗條派姑娘趁機矯情:身材嘛我還能假冒一下的,可這張老臉就算了吧。
我屬於興奮一族,其實我對自己穿什麼還不是最興奮,我最興奮最想看的是,那些平素愛端著個臉一本正經訓斥下屬的領導們都穿些什麼?
派對前一天晚上,我問兒子討來一條紅領巾,然後躲進衛生間,換上網店裏淘來的短袖白襯衫、紅藍格子學生裙,再把頭發分成兩股,紮了兩條麻花辮,係上紅領巾,天哪,那個鏡子中的我分明隻有12歲呀———可把我美得不行,一個人站在鏡子前左照右照照了半天,仿佛一夜間偷吃了瑤池娘娘的仙桃,變成長生不老的小妖精了。
派對倒計時進場時,我真是大跌眼鏡呀!都快認不出同事來了!
這位穿著白條運動衫褲的胖“男生”原來是不苟言笑的財務經理;那個戴著黑框眼鏡紮著一條馬尾巴辮的“乖乖女”原來是培訓部經理;左邊別著校徽穿著海魂衫的是前台小妹妹;右邊戴著發箍別著大隊委員三道杠標誌的是陳列部主管……整個會場就兩個字:穿越!三個字:太穿越!四個字:實在穿越!五個字:不要太穿越!
派對中,各班童鞋的文藝彙演更是讓我大飽了眼福———儼然一場“六一”兒童節彙報演出!
首先出場的是辦公室一群老男生女生。他們穿著統一的印著“中國”二字的隊服,在熟悉的運動員進行曲中列隊出場了。為首的“教練”——吹著口哨,指揮著隊伍,一、一、一二一,看著辦公室的經理們那憨憨的學生樣,真是令人忍俊不禁。
接著,到了振奮人心的時刻了,因為我聽見熟悉的第6套廣播體操的音樂響起。第一節伸展運動,台上的大齡學生們做起了久違的廣播體操,那熟悉的音樂和姿勢立刻感染了我們,台下的童鞋們情不自禁也跟著做起來,整個會場儼然變成了中學校園的操場。
接下來,一群背著書包的童鞋們在“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麼背上小書包”的音樂聲中跳上了舞台。
看著他們在台上跳啊蹦啊笑啊轉啊,每個人的臉上都綻放出孩子般的童真,那一刻,我感動地幾乎要老淚縱橫了。不,豈止是我一個人老淚縱橫,我偷看我們已屆知天命之齡的老總,平時不苟言笑的他彼時眼角似乎也濕潤了。
後來,派對的高潮是全場員工一起做“眼保健操”。我做學生的時候,很煩每天做“眼保健操”,那時總趁著老師不注意偷偷省略掉一些動作。可是,當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眼保健操”的背景音樂在20多年後重新在我耳邊響起時,我終於沒能控製住眼淚。
“為革命保護視力,預防近視,眼保健操現在開始,閉眼……第一節揉天應穴……第二節擠按晴明穴……第三節揉四白穴……第四節按太陽穴輪括眼眶。”
派對結束,我突然覺得曾經麵目可憎的領導們也變得和藹可親了,是共同回望的童真拉近了我們彼此。
在物欲橫流競爭壓力巨大的當下,我們每天不得已戴著冰冷的麵具穿梭在鋼筋叢林裏。但是,在我們心中,從來沒有忘掉那個叫童真的美好東西,在某一個回望的刹那,我感覺胸中有一股溫泉在暖暖流淌。
古妝沙龍
認識道長已經有兩三個年頭了吧。三年前,我摩拳擦掌地想當一名對外漢語老師,便在網上尋到一個對外漢語圈子,加進去做了會員,彼時圈主便是道長。
道長年紀不大,而立之齡還不到,本職工作是外企IT,業餘兼職對外漢語老師,熟諳和熱愛中國文化,為了更好地將中國文化推廣並傳播給更多的國人以及國際友人,他在業餘時間和朋友一起創辦了文化社,不定期舉辦各種文化修習沙龍。
道長喜歡選擇一些高雅的場所,比如帶著懷舊上海灘味道的小洋樓或者文化氣息濃鬱的書院,舉辦帶有中國特色的古琴、洞簫、茶道、書法以及太極之類的文化沙龍。
沙龍結束後,道長就會上傳活動圖片到空間。我常潛水去看。有一回,看到道長發帖說,即將舉辦“漢唐古妝”沙龍,我的心立刻被撩撥起來了。
那是一個初秋的周六,我搭乘地鐵來到陝西南路。古妝沙龍在陝西南路附近的一個書院裏舉行,吸引了一幹都市男女,也吸引了一些對中國文化好奇並感興趣的高鼻子老外。
道長請來一位熟諳舞台和影視妝容的資深化妝師充當培訓老師。老師逐一介紹了漢唐女子風行的妝容,包括漢唐時代的化妝品和配方、流行的發式以及眉妝、眼妝和唇妝等。
那可真是長見識了。關於胭脂,我以前一直以為是指粉紅色的麵脂,其實古時它是指麵脂和口脂的合稱。古時胭脂還叫臙脂、煙支、鮮支、焉支、燕支、或燕脂。瞧瞧,單一個詞,就有這麼多不同的叫法。因為那天還有國際友人老外們參與,老師的課程講解是雙語的,所以,胭脂還多了個叫法叫Rouge。
講座講完,大家就開始玩穿越了。有自告奮勇的美眉走上台去,老師親自示範給她畫唐妝。
唐代女子上妝的順序一般是敷鉛粉、抹胭脂、畫黛眉、貼花鈿、貼麵靨、描斜紅、塗唇脂。
花鈿是唐朝女子專飾於眉間的額飾,簡單點的花鈿隻是一顆紅點。那天上台的美眉恰巧長得珠圓玉潤,額頭寬闊,於是老師給她精心描畫了一枚梅花造型的大花鈿,看起來真是富貴呀!
貼麵靨也有趣,老師在美眉兩頰酒窩處各畫了一顆紅圓點,好似兩粒小圓豆一樣可愛。
最後一步是點絳唇。古人推敲拿捏字眼很精準,既然叫“點”就不能“塗”,不能你嘴巴有多大區域就塗紅多大區域。唐代女子喜愛櫻桃小口,隻需要把嘴巴中部點紅那麼小小一區域,遠遠望去,就是櫻桃樊素口了。
看美眉畫完唐妝,立在眼前,貌似還真有點貴妃娘娘的風采了!這時我聽到身後傳來一對年輕夫婦的對話,很是有趣。男生說:回家我也給你畫個貴妃妝。女生答:這種妝隻能呆在家裏自娛自樂,不能見人的。
近期,道長又在微博裏發帖邀約了:“文化社即將舉辦品酒雅集,道長實在是非常期待,不但有南北平沙,臥龍吟琴歌合奏,越劇小曲兒,還來了兩個玩劍的朋友,一中一外,一個是玩陳式劍,一個玩醉劍……當真是有風有月,有酒有茶,有琴有劍,有歌有曲,有帥哥有美女啊……”
我的心又被撩撥起來了。
做個快樂的“私享家”
是年歲漸長的緣故吧,現在的我很享受一個人的時光。
年輕時我很不喜歡一個人過,害怕寂寞和孤獨,總熱衷流連於朋友們的聚會,玩得不瘋不狂不回家。在搖滾的音浪裏蹦迪到淩晨,坐在街邊的大排檔喝酒侃大山,或者背起行囊和驢友一起翻山越嶺趟水過河——在團隊的熱鬧喧嘩中體會著快樂,那時,我的幸福是外在的,寫在臉上的。
及至光陰悄悄潛入3字頭,突然有一天,覺得精力不那麼夠用了。逛街逛不多久腿就會發軟,熬夜欠下的覺需要好多天才能補回,街邊小店開著高分貝的音響會覺得好吵——這才明白,青春原是一本太倉促的書,一不留神,它就被翻完了。時間不是用不完的,精力也絕不是揮霍不盡的。
於是,開始學會享受一個人的光陰。知道時間有盡頭,便隻想把寶貴的光陰交給最值得交付的人或地方。開始拒絕一些不喜歡的聚會,不再敷衍和勉強自己,也不刻意要求別人陪同自己,喜歡水靜清深的安寧,在心裏為自己劃出一塊秘密領地,獨自享受從容的幸福。
辦了“一票通”卡,每周會去瀏覽網站,看是不是有好看的話劇即將上演。給老公買了兩張CBA籃球職業聯賽票,囑咐他帶著兒子一起去看球賽,然後,我便獨自去美琪大戲院看《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有時候,也會在周末去聽場載歌載舞激情四溢的百老彙的音樂劇,或者赴一場咿咿呀呀幽微蕩人的昆曲的約。喜歡舞台劇,不能算是行家,但不是行家又有什麼關係呢?置身於劇院,跟著劇情或喜或悲,在別人的故事裏感悟自己的生活,仿佛多活出了一倍人生。
愛玩微信,在微信裏關注了本地幾個時尚資訊平台,每天都能收到都市最In的吃喝玩樂的消息。
周末做完家務事,我會勻出空閑的幾個小時,把身影足跡流連於環境幽雅的咖啡館或是香霧繚繞的書吧,點一杯咖啡,要一盤西點,捧讀一本卡爾維諾的小說,將吃喝的愛好與讀書的愛好快樂結合,度過一個有滋有味的下午。這樣也開心。
音樂,則是我一個人私享時光時的最為貼心的閨蜜。我在手機裏下載了三百多首歌曲。
快樂的時候聽聽口哨版的《薩巴女王》會更快樂,憂傷的時候聽聽川井憲次的《孤獨的巡禮》會更憂傷,悲傷的時候聽聽久石讓的《穿越時空的思念》會更悲傷,慵懶的時候聽聽小野麗莎的巴薩諾瓦曲風的《美麗的梭羅河》會更慵懶……
音樂將每一種情緒帶至最飽滿的狀態,五味紛雜,留給自己一個人細細感悟,倒也是一筆豐厚的私享精神體驗。
羅丹曾經說:“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是的,所以,我的包裏永遠揣著相機。
冬日的一個早晨,我起了個大早,在進公司之前先去了長樂路上的一個小弄堂,弄堂深處藏匿著一家門楣破敗的藍印花布展覽館。我用相機拍下那些泛著古意的藍印花布,整一天,心中都充滿了喜悅。
也獨自去古鎮朱家角,徜徉在悠長的小巷清澈的河邊,攝下課植園裏的風車、肥碩的西葫蘆、外婆的繡花鞋、古老的童天和藥店、爬滿綠藤的如果酒吧……相機就是我的私享武器,我帶著它,一路行走,一路拍攝,發掘生活中的美好,享受這多彩的人生。
在忙碌的空暇,讓自己慢下來,靜下來,好好地與自己為伴,私享生活,笑看風雲,將每一秒光陰活出獨特的味道,現在,我的幸福是雋永在心裏的。
歡樂家庭日
Family Day是個歡樂的日子,這一天,不屬於工作,不屬於朋友,隻屬於家人。
老板說,一個隻懂得工作的Workaholic(工作狂)不能算是一個成功者,真正的成功者該是工作家庭兩不誤。
家庭日的應運而生,就是為了讓員工體驗沒有職務差別上下同級的感覺,並拉近員工和家屬的關係,給他們提供一個親密相處的機會。這一天,所有員工都可以攜帶自己的家人一起參加活動。
今年公司的家庭日選擇在森林公園裏進行,平日裏見慣了同事們的辦公室造型,眼見他們卸下身份,拖兒帶女,投身大自然的那一派輕鬆休閑,完全像是換了一個人,也讓我見識到同事們的另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