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培訓開始。其實內容也很簡單,大多數課程都是按照遊戲的方式來進行的。說實話,一開始我覺得這純粹是騙錢的,也就像我爸媽那種望子成龍的人才會上當,可是為期不多的幾天課程下來,完全改變了我的看法——我所參加的這種少年總裁培訓班確實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最起碼,我現在心存感激。
當時有幾個遊戲令我印象深刻,一個是“傳錢遊戲”。
遊戲的規則是這樣的:每人手上拿一百塊錢,老師發號施令,當他命令開始的時候,我們開始“傳錢”。
不容你多想,老師已經下達了開始“傳錢”的指令。然後,大家就稀裏糊塗地把錢交給旁邊的人,過了不久,大家手上就都沒錢了。
錢哪裏去了呢?
大家百思不得其解,少數幾個人(其中包含我)以質疑的眼光望著老師,大多數則瞪著懵懂的小眼睛,研究著是不是錢長了翅膀飛走了?思維方式啊,真是個不能量化的東西。
老師盯著我們這些小屁孩,最後說:“錢哪去了?你們一定胡思亂想,捉摸不定!告訴你們,我早在遊戲開始之前就安排好了幾個義工,讓他們混在你們中間,任務就是搶錢,把傳到他們手中的錢卡下來,不再向下傳。要清楚,遊戲開始之前,我並沒有講清遊戲的規則以及操作方式!”
我們眨著眼睛,對老師的話似懂非懂。老師進一步補充說:“現實生活中也一樣,還不清楚遊戲規則,在自己尚不能掌控的前提下,就把錢交給別人,怎麼能不失敗呢!”
當然,老師之後又把錢還給我們。可是,這件事對我觸動很大——
首先,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清楚內幕,或潛規則、遊戲手段,這樣才能有的放矢,不走冤枉路,也不會走錯路,浪費時間精力。
其次,在你要開始一個理想、一份事業、一個追求,哪怕是一個小小決定的時候,要保證一開始主動權就掌握在自己手中。被動不是成功者的遊戲,主動才能掌控局麵,引導局麵朝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
當時,我被推舉為一個小組的組長,有一項訓練——類似於六一兒童節時的小遊戲——“套圈”。
每組麵前有十個木棍,依次距離為大概一至十米,套中最近的得一分,第二個得兩分,以此類推,最遠的得十分,規則是以組為單位競賽,每人輪流扔圈,規定時間內得分最高為勝。
比賽開始的時候,大家得勝心切,都往最遠的木棍上扔圈,結果,由於精準度不高,都落在木棍之外,得分為零。幾個組的狀況都是如此。持續了一段時間,情形也沒有改變。老師隻好站出來喊停,親身出來做示範。
以同樣的時間,同樣的一組木棍,同樣的距離,老師有條不紊,穩操勝券地隻把圈子扔向距離自己最近的那根木棍。
這樣下來,圈圈必中。得分雖低,可精準度相對超高,彌補了近木棍得分低的劣勢。結果,老師每投必中,相同的時間下來,得分絕對是我們這些好高騖遠者所望塵莫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