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 蟻星初現(1 / 1)

史蒂芬在房間裏踱步良久,他在等待一顆小行星的具體觀測報告。

就在一個月前,位於新墨西哥州的一個行星研究小組上報發現一顆距離地球近60億公裏的小行星,體積約為冥王星的千分之一,並且同樣圍繞太陽公轉。但“新地平線”號在飛掠冥王星時並未觀測到這個“龐然大物”的存在。

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打斷了斯蒂芬的冥想,新墨西哥州行星研究小組的負責人庫倫發來了視頻對話邀請,史蒂芬倉促的摁下了同意的按鈕。

“報告長官,一個月中我們對那顆小行星進行了17次觀測,初步計算得到平均軌道速度、離心率、半長軸、軌道傾角等數據,數據在最新的觀測報告中,稍等發送給您和全球小行星組委會,不過…”

“不過什麼?”

庫倫看起來很緊張,緩緩答道:

“這顆星體的自轉速度極慢,而且在冥王星附近,運轉卻並未受冥王星的引力幹擾。我懷疑它自身可能具備矯正運轉軌道的能力,不過數據上看這種可能性又不存在。”

“好的,我知道了,等待組委會的最終命名吧,這個小行星不屬於近地行星,應該不會對地球造成威脅。”

”長官,我請求帶領研究組對這顆小行星進行長期觀察研究。“

“我會向NASA轉述你的請求”。

簡短的視頻對話匆匆結束,史蒂芬負責NASA的“太空衛士”項目已有一段時間,盡管每周都會收到有關近地小行星的報告,和地球擦肩而過的小行星也早不止一兩顆,這次他卻意外的緊張,或許是潛意識裏的危機感,甚至他也一度想過這顆意外出現的小行星會不會是人造飛行器呢?聽到庫倫的報告後,史蒂芬如釋重負,盡管這顆小行星有些許神秘之處,人類對茫茫宇宙的了解還少之又少,如果不會對地球造成威脅,史蒂芬又哪有精力去探究它的真麵目呢?事實上也隻有庫倫的小組真正在意這顆小行星的存在。

不久之後,全球小行星組委會在國際編號之外還出乎意料的為它起了個好聽的名字——蟻星,如果這顆小行星圍繞冥王星運轉,恐怕要被命名為卡戎2了。從地球上看它是在太小了,它不屬於漫天繁星中的一顆,也消失在民間天文愛好者的鏡頭內,尤其是和冥王星比起來,它的神秘程度大打折扣。在很多人看來,地球在宇宙中就像滄海一粟,蟻星恐怕連一隻小螞蟻都不如。

小行星組委會公布蟻星的發現後,並沒有太多人注意關注,畢竟除了天文愛好者,很多人覺得這種新聞遠不如敘利亞危機、股市崩盤來的刺激。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中國、俄羅斯、歐盟、日本等相繼宣布觀察到了蟻星的存在,隨後一批更詳細的數據被陸續公布,各國的科學家也舉出了數十個假說來證實蟻星不受冥王星影響的原因。但蟻星終究隻是一顆小行星,連冥王星都從九大行星的行列除名淪為矮行星,誰會真正在意蟻星有怎樣的未解之謎呢?況且從人類目前的航天技術來看,能夠將探測器飛出太陽係的還隻有NASA,60億公裏的距離實在是太遠了。或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人類都沒有精力派探測器去一探究竟。

不為人知的是,Facebook上出現了一個”蟻星研討會“的主頁,創建者是德州一位熱衷於天文學的大學生,有著和美國某個電影女主角同樣性感的名字——安妮海瑟薇,不過主頁的訪問量一直停留在三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