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貌是與生俱來的東西,在以前隻能聽天由命,生來怎樣就怎樣。現如今有了整容手術,把許多女孩渴望變美的夢變成了現實。從開始的微調到後來的大整,一個個模子裏批量生產的美女,看誰都像,就是不像自己。整完以後回到家,恐怕連自己的父母都不認得了!其實,不是反對整容,適當地調整和修飾,讓容顏既符合自己的風格,看上去又能給人如沐春風的感覺,也無可厚非。但是如果整得完全丟掉了自己,這樣真的好嗎?
無可否認,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習慣以貌取人。隻看臉蛋的男人固然不可取,但是隻擁有美貌,摒棄智慧和內涵的女人,也常常會使自己的人生道路充滿險阻。與美貌比起來,智慧和內涵是更值得女人追求的東西。
在《職來職往》節目裏,有一位女達人特別引人注目。她沒有高挑的身材,也沒有如花的美貌,隻是留著可愛的“娃娃頭”。但是,她舉手投足之間給人的感覺是沉穩自信,落落大方。她說話節奏輕快,配上她標誌性的恬淡微笑,非常有感染力。她是唐寧,新東方精英英語大客戶部總監、新東方老師。她是職場理論的實踐者,22歲時隻身奔赴國外,取得MBA學位,完美征服22種工作。
她曾說: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心態決定狀態,心胸決定格局,眼界決定境界。人生最好的境界也許是安靜且豐富:安靜,隻因擺脫了外界浮名浮利的誘惑;豐富,隻因擁有了內在精神世界的寶藏。但願我懷抱我所珍視的一切,而又沉澱於下。”
可見,人真正的自信都是來自心底的。老天也許沒有給你一副美麗的容顏,但是給了你一顆能容納萬物的心靈。隻有擁有豐富的內心世界,才能擁有寬廣的人生。沒有誰的人生永遠風平浪靜,無常是人生的常態。所以,讓自己多些閱曆,會更成熟。
除了閱曆,還要不斷地積累知識。人讀書多,品格就高了。這日子長了,人們會發現,你的舉手投足之間都會給人傳遞出一種訊息,“這廝不是濁物”。
三毛說過這麼一段話:
“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很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複記憶,其實它們仍是潛在的。那些就是在氣質裏,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裏。”
是人都會健忘,也許我們讀過的東西有一天會全部忘掉,但正是這個忘掉的過程,塑造了一個人的知識結構和舉止修養。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更是一個自律自覺的過程。人笨就要多花時間學習,努力提高內涵,別和別人瞎攀比。
女孩要想擁有好氣質,要注意少聊八卦,不要太過於熱衷綜藝節目,更不要整天泡在肥皂劇裏無法自拔。因為長期這樣下去,隻會讓你變得乏味無聊。別在人後蜚短流長,別人的事真的與你沒有關係,有這個閑心管閑事,不如多給時間提升自己。
說白了,任何學習,歸根到底是自學的。先天不足,那就更加需要後天的自我修煉。體質弱,就要多鍛煉,提升體質;人愚笨,就要多觀察;人遲鈍,就要“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總之作為女孩,需要有內涵、智慧。你要時刻記得,老天也許沒有給你一副美麗的容顏,但是卻給了你一顆能容納萬物的心靈。
以心甘情願的態度,過隨遇而安的生活
簡老師是兒子學校的英語老師。因為孩子的緣故,我認識了她。簡老師是個漂亮的女士,兩年前從京城某重點大學畢業,研究生學曆。以她的學曆和能力,要在京城謀個職位,不是問題。但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她選擇回到家鄉,做了某中學的英語老師。
家鄉是南方某座小城,沒有大都市的繁華,沒有林立的高樓。小城教育比較落後,能出她這麼一個京城重點大學的研究生,實屬不易。曾經很多家長都讓孩子以她為榜樣。但現如今,她放棄了大都市更好的就業機會,回到家鄉做了老師。除了對她敬佩,還有更多的好奇和不解。
在一次家長會上,我對簡老師有了更深一些的了解。
她說,當初選擇回來,不是沒有猶豫過。大都市的繁華熱鬧,大公司的高薪,那都是誘惑。但經過一段時間的糾結和理性的思考,她最終還是選擇回到家鄉執教。她的理由很簡單:一是爸爸媽媽年紀大了,需要有人在身邊照顧。特別是媽媽,身體多病,爸爸一個人照顧不過來。或許有人會說,在大城市找個好工作,再把父母接過去,不也好嗎?但她知道,爸爸媽媽舍不得離開家鄉。或許可以說動他們一起到大城市生活,但她知道父母一定會過得不開心。二是家鄉中學很缺乏英語教師。她學的是英語專業,可以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很好地傳授給孩子們。權衡再三,她才做出這樣的決定。
她這樣的做法,不僅別人一時難以理解,當初也遭到了父母的強烈反對。特別是母親,甚至拒絕吃藥,威脅她一定要留在大城市。但父母越是反對,她回來的決心越是堅定。她理解父母的舉動,他們都是為了她好。但她知道,如果真的留在大都市工作、生活,那麼她和父母的聯係不過是一通電話,一年到頭恐怕隻能在春節期間,回來陪伴他們那麼幾天。這對於思念兒女的父母來說,是遠遠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