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如何選擇崗位,個人認為不同性格適合不同崗位;不同性別也適合不同崗位。比如能忍受孤獨、天性喜歡機械、好學好問、能安心看技術資料、能動手動腦的人,不論做哪個技術崗位,都能有一定的成就。但做銷售或者采購這些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就不一定能做好。還有一些性格外向、善於交際、但不能想象三維投影的人,讓他搞設計顯然就為難了。女性也不大適合做現場性強的工作。
好了,看完這篇長文,我覺得你們還有必要請教我嗎?或者說,你覺得我有耐心或者能力給你總結出這麼完備的答案嗎?
有趣的是用“機械專業就業前景”、“機械製造及自動化就業前景”搜出來的結果完全不同,你們應該多多嚐試不同的關鍵詞組合,在小學學的同義詞終於派上用場了吧?
下麵我們試試用組合關鍵詞策略了解機械專業就業的薪酬水平。
如果你用“機械製造及自動化薪酬水平”搜索,會看到很多回答。
你已經可以獲得很多信息,但是你們一定要知道,你們問的這種需求是一個需求量很大的共性需求,所以一定有網站做了這種聚合搜索的工作。
你可以搜“哪個網站了解行業薪酬好”,但是找出來的答案往往都是各種質量不高的回複,但是湊巧在我們剛剛推薦的關鍵詞“機械製造及自動化就業前景”的搜索結果裏麵,我們看到這樣的一個網站。
最下有一個職友集的網站,這個網站點進去一看,有驚喜。
結果這個網站不但有薪酬水平調研,還有可應聘的崗位說明,以及和其他專業的比較,很值得一看。
類似的數據可以從各個比較有名的求職網站比如“前程無憂”、“智聯招聘”這樣的網站找到,在這些網站上都可以看到崗位需求數量多少,甚至可以看到平均薪酬水平。
這裏我們也應該注意到一個搜索經驗,一個關鍵詞往往不一定能找到最好的回答,但是多用幾組關鍵詞做交叉搜索,稍微多花一點點時間,你要的答案都可以出來,而且這個過程可以鍛煉你的聯想思維、推理思維、歸納思維,何樂而不為?
本節互動作業
請繼續用搜索回答我沒有解決的兩個問題,也許每個問題都是一篇大文章呢。
1.我不知道這些工作需要哪些能力?
2.我不知道如何培養這些能力?
如果你覺得你的結果很漂亮,請發長微博@秋葉和@西安黃鑫,好文章我們必轉!
利用提問和搜索技巧找到自己需要的好書
很多人希望我推薦好書給他讀,比如我經常收到這樣的提問:“秋葉老師,能推薦一些適合大學生看的書嗎?”
當你學過整個提問教程後,你會開始認識到提出這樣的問題並不合適。我們完全可以借助今天分享的提問和搜索的方法,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好書。
首先應該意識到提問的大學生們提出的問題信息不完整,不同的人口味不同,專業不同,需求不同,要看的書是完全不同的。大學生隻是一個大群體的總稱,適合理工科大學生看的書文科大學生未必就喜歡看。
假如你的問題是:“秋葉老師,我是剛剛學PPT的新手,知道你是這方麵的老師,能否推薦一本適合新手快速入門的PPT指南書給我?”那麼我真的很容易回答,當然是我的《和秋葉一起學PPT》。
用問題的三種類型分析一下,我們就很清楚了。
事實性問題:能推薦一本適合我看的書嗎?——能。
判斷性問題:有所有的大學生都喜歡看的書嗎?——這不科學!
偏好性問題:你喜歡我推薦的書嗎?——但我不了解你。
我還真遭遇過好心推薦書給大學生看,結果他看了以後罵我是書托的情況,但是我真的覺得那本書很好,這本書的名字叫《奇特的一生》。
看起來推薦書這個事情,吃力不討好,不如我們用一個案例教會大家找到自己喜歡的書。
比方說很多同學喜歡心理學,想找到適合自己看的心理學方麵的書,我們可以怎樣做呢?
第一步:選擇恰當的關鍵詞。
我選的是“心理學經典書籍”、“心理學經典書單”、“心理學經典書籍推薦”,有一個關鍵詞推薦的搜索結果居然就是40本經典心理學書籍下載,好吧,如果你願意看電子書,裏麵有40本免費的PDF電子書。
第二步:記錄你找到的書名。
當然很多時候,你找到的是書目,而不是電子文件,這沒有關係,有書目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