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能力承擔孩子出國費用的家庭多了,出國深造也成為很多孩子的選項。
我支持人在年輕的時候,假如家庭有承擔能力,應該出國看看,特別是去一些先進發達國家求學。如果能去一些所謂的第三世界國家走走看看,開闊眼界更好。
我們得承認中國的教育質量整體是不高的,你將來要參與世界的競爭,起碼得了解國外的大學生是如何學習的。去國外讀書更多是去不同教育模式下培養不同思維方法和知識結構。
但我反對三種出國求學的思想:
1.不考慮家庭承受能力強行出國。
這是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父母的痛苦之上,這樣不人道。父母總是無條件支持你學習,但是你應考慮家庭的責任。如果錢都拿出去出國讀書,萬一父母病了,怎麼辦?
2.不考慮自己的專業前途而出國。
以為拿了一個洋文憑就能就業,這是把自己的未來建立在虛幻的承諾上。如果為了文憑,在國內讀研究生也可以拿到,不見得就難找工作。如果為了開拓見識,你可以上班後慢慢攢錢實現夢想。
3.希望通過出國實現曲線移民。
我不反對移民,這是你的自由。但是出國求學並不能保證讓你成功移民。不要指望換一個環境就可以改變命運,抱有這種一勞永逸的懶惰想法的人付出越多,希望越大,也越可能失望。
移民並不能保證讓你幸福。第一代移民往往不是讓自己更幸福,而是為自己的下一代爭取到一個能在相對公平和幸福國家成長的機會。
不過出國需要你盡早做好準備。設想一下,當你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接觸陌生的人,即便每個人都對你很友好,但你也會感覺環境與自己格格不入:不熟悉的語言、不熟悉的空間、不了解的文化、不適應的氣候、不合口的飲食、不認識的同學、不習慣的老師,每一件最簡單的事情,你都要學會用不同的思維方式處理。這些都可能使一個在溫室裏長大的孩子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
這樣的悲劇新聞報道已經不少了。所以當你準備出國時,要提前做好哪些準備?
實操訓練
如何確定海外留學大學是中國教育部承認的大學?
很多同學出國遭遇到了騙子,有些學校未必是騙子,但是中國和國外辦學要求不同,他們的文憑未必能得到國內認可。如果你想了解相關消息,請百度“出國留學騙局”和“教育部教育涉外監管信息網”,特別是後者,可以查詢教育部定期更新的最新認可的海外國家留學名單。
@曹將PPTao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