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今夕是何年(1 / 2)

羅庚醒了,腦袋感到很迷茫。眼睛還不適應有點刺眼的燈光,可鼻子已經聞到很重的消毒藥水味道。這味道很熟悉,這是他住在醫院超過五年來聞得最多的氣味。所以還沒有觀察環境,羅庚就知道自己還是在醫院裏麵。“為什麼?自己不是要求安樂死了麼?我是看著醫生給我注射藥劑,難道藥劑的份量不足,所以我又活了回來?”這是羅庚最先想到的。

羅庚動了動自己的身體,但全身都傳來鑽心的痛,這種痛和以前癌症折磨他時的痛是完全不一樣。癌症的痛是從身體內裏發出來,而現在的痛卻隻是限於身體的表皮和筋骨,感覺不到內髒有任何的不適。

羅庚,48歲,廣東江門人,自小就聰明伶俐。17歲高中畢業後,獲得出國留學的機會。22歲回歸祖國,但在美國留學的那段時間,在外人看上去是可是光彩得不得了,但羅庚卻不是這麼認為。

在美國的斯坦福大學進修的工商管理,可又要飽受了那些外國人的白眼。不管是白人還是黑人,都對黃皮膚黑眼睛的華人有著一種先天優越感,認為華人隻不過是落後愚昧的民族,不可能和西方的先進社會相比較。不論是移民過去的,還是在哪裏留學的華人,都同樣受到歧視。

在西方人眼中,華人永遠都隻能是三等公民,就連在美國不怎麼待見的印第安人的社會地位都比華人來得高,要不是在鄧公的主持下,有了改革開放,羅庚都不一定可以獲得留學的機會。

在大學裏麵,不管是在圖書館還是在食堂,華人永遠都不可能得到公正的對待,他們會被白人排擠,食堂的廚師也會把最垃圾的食物發放給華人吃,給臉色華人看,還會說一些難聽的話。羅庚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完成學業。

他在學校裏麵認識了一位同樣在哪裏讀書的女孩子,這位女孩子是台灣人,全家是移民來到美國的芝加哥。羅庚的博學多才,很快就得到女孩的喜愛,倆人也很快的步入愛河。羅庚甚至認為,這個女孩就會是自己一生的歸宿。

但好景不長,女孩的家人很快就知道自己的女兒愛上了一位由中國大陸來到美國留學的學生。他們也同樣看不起這種留學生,認為他們在讀完書後,最多就是回到那個落後的國度,每月賺取那麼幾百塊錢,就連買件好點的衣服都不行。所以女孩的人家一致要求女孩離開羅庚,離開這個中國小子。

羅庚不但遭到了女孩家人的刁難,還被正在追求女孩的一位美國當地的白人所毆打。在一個沒有月亮的晚上,羅庚自己都不知被幾個人毆打,他知道這些人都是外國人,從他們邊打邊說著那些不堪入耳的話就知道。

羅庚是很愛女孩,但同樣愛自己的性命。在報警後得到了敷衍的保證後,他就知道,自己完全不屬於這個國度,不屬於這個地方。他開始沉默下來,不再出現在公眾麵前。就連女孩來找他,他也都躲在宿舍裏不敢出來見麵。他知道自己沒有辦法保護這段愛情,也知道這段情不會有什麼結果,除非他放棄學業,而女孩又肯放棄家人和他一起回國。但這種想法是很不合實際,不要說他不可能放棄學業,讓身在家鄉的親人失望。

女孩也同樣不可能為了他而離開生她養她的父母,人都是自私的,不管當初在一起時是說得多麼的動聽,把愛情說得多麼的偉大,但一旦牽涉到自身的重要利益時,往往都會以自己的利益為依歸。他們倆人就這樣悄無聲息的分手了,雖然依然愛著對方,但明知道愛是沒有結果後,還是很明智的選擇了放棄。

羅庚經過了三年的苦讀,然後跟著一位教授實習了兩年,終於學有所成,可以堂堂正正的回國,建設偉大的祖國。同樣他也要賺取足夠的金錢,讓他的父母和家人都過上好生活。更加要使那些看低他的人知道,他羅庚將來一定會成為一位掌管無數金錢的大富豪。這些年在美國的生活,使到羅庚知道金錢是多麼的重要,不是空有理想就行的。

國家也正在改革開放,需要大量的人才。羅庚這種有學曆,有頭腦的人,自然就會成為搶手的人才,羅庚也是抱著這種思想回國的。

可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羅庚回國後的確是進入了國有的大企業,還擔任了企業的中層領導。正當他準備大展拳腳時,無情的現實再次把他打倒。

國營企業的管理製度僵硬呆板,工人的不思進取,高層領導的安穩勝於一切,讓羅庚看不到有任何的進步希望,他也沒有機會舒展自己所學。在經過多次的反應後,領導對他的改進要求也都敷衍了事,讓羅庚完全失去耐心。辦理好停薪留職後,他決定帶著僅有的幾千塊出來自己闖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