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賢有著傳至道,萬物群生仰至仁。
天地生滅無有終,人畜輪回古到今。
夙世累劫發宏願,超凡入聖出迷途。
欲知聖賢功造化,須看天仙傳道品。
“蓋聞天地之數,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將一元分為十二會,乃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之十二支也。每會改一萬八百歲。且就一日而論;子時而得陽氣,而醜則雞鳴;寅不通光,而卯則日出;辰時食後,而巳則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則西磋;申時瞨而日落酉;戍黃昏而人定亥。譬於大數,若到戍會之終,則天地昏蒙而萬物否矣。再去五千四百歲。叫亥會之初,則當黑暗,而兩間人物俱無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歲,亥會將終,貞起下元,近子之會,而複逐漸開明。
邵康節曰:“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到此,天地方始有根。
再到五千四百歲,正當子會,輕清上騰,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謂之四象。故曰:“天開於子”。又經五千四百歲,子會將終,近醜之會,而逐漸堅實。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至此,地始凝結。再五千四百歲,正當醜會,重濁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謂之“五形”。故曰:“地辟於醜。”
又經五千四百歲,醜會終而寅會之初,發生萬物。曆曰:“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陰陽交合。再五千四百歲,正當寅會,生人,生獸,生禽,正謂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於寅。”
感盤古開辟,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世界之間,遂分為四大部洲;曰東勝神州,曰西牛賀洲,曰南贍部州,曰北俱蘆洲。此書單表南贍部州,自盤古開天辟地以來,此處乃諸聖之鄉,群仙超脫之所。
話表自唐貞觀一十三年,唐僧師徒四人曆經千辛萬苦取得真經,傳於東土大唐,故此師徒四人從此修成金身,受了那西天大職正果,每日在那西天大雷音寺聞聽現在佛釋迦摩尼尊者教誨,自此師徒四人西天使命完成,遠離東土南贍部州,西遊從此終結。然西遊雖從此終結,但卻是下一個故事的開始。
自唐貞觀一十三年之後,唐僧傳下佛祖釋迦摩尼尊者所傳之真經後,東土大唐佛門自此實力大漲,為東土佛門瘋狂擴張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西遊記》中,佛祖將經書傳於唐僧時言;“此經功德,不可稱量,雖為我門之圭鑒,實乃三教之源流,修真之經,正善之門,蓋此經內有成仙了道之奧秘,發明萬物之奇方也。”
故此西遊之前,東土大唐雖有佛門傳道,但仍是理論不足,此也是觀音大士受佛祖所托,上東土來尋一善信之時,於唐太宗前言道唐僧隻會講小乘佛法,不懂大乘佛法之根由。得了大乘佛法,自此佛門日昌,了證無生的傑出人物層出不窮,西天諸佛日益龐大。
此書前言敘述以畢,自此列入正題。
粵自混沌初辟,民物始生,中間有三個大聖人,為三教之祖。三教是甚麼教?一是儒家,乃孔夫子,刪述《六經》,垂憲萬世,為曆代帝王之師,萬世文章之祖。這是一教。一是釋家,是西方釋迦牟尼佛祖,當時生在舍衛國刹利王家,放大智光明,照十方世界,地湧金蓮華,丈六金身,能變能化,無大無不大,無通無不通,普度眾生,號作天人師。這又是一教。一是道家,是太上老君,乃元氣之祖,生天生地,生佛生仙,號鐵師元煬上帝。他化身周曆塵沙,也不可計數。至商湯王四十八年,又來出世,乘太陽日精,化為彈丸,流入玉女口中。玉女吞之,遂覺有孕。懷胎八十一年,直到武丁九年,破脅而生,生下地時,須發就白,人呼為老子。老子生在李樹下,因指李為姓,名耳,字伯陽。後騎青牛出函穀關。關吏尹喜望見紫氣,知是異人,求得《道德真經》共五千言,傳留於世。老子入流沙修煉成仙,今居太清仙境,稱為道德天尊。這又是一教。
那三教之中,惟老君為道祖,居於太清仙境。彩雲繚繞,瑞氣氤氳。一日是壽誕之辰,群三十三天天宮,並終南山、蓬菜山、閬苑山等處,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列位神仙,千千萬萬,或跨彩鸞,或騎白鶴,或馭赤龍,或駕丹鳳,皆飄飄然乘雲而至。次第朝賀,獻上壽詞,稽首作禮。詞名《水龍吟》:紅雲紫蓋葳蕤,仙宮渾是陽春候。玄鶴來時,青牛過處,彩雲依舊。壽誕宏開,喜《道德》五千言,流傳萬古不朽。況是天上仙筵,獻珍果人間未有。巨棗如瓜,與著萬歲冰桃,千年碧藕。比乾坤永劫無休,舉滄海為真仙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