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變態的殺戮可能發生在任何一個社會製度下,但這樣說,並不是說在任何一種製度下都是一樣的性質,應該一樣對待。例如美國發生的校園槍殺案,就和美國那種固守憲法條款(從而保住公民擁有槍支的權利)有關。所以,每一次發生校園槍殺案,幾乎全美的電視、廣播等媒體都一起上陣,討論來討論去,無外乎如下的主題:殺手的變態心理,與扭曲個人心理的變態製度和社會現實,還有就是對槍支的管理。雖然最終沒有廢除民眾擁有槍支的權利,可對槍支的安全保險(裝置)以及學校的安保,(包括對學生的教育)每一次都有新的共識。我從來沒有聽到美國人說,某某國家也有校園槍殺,所以,我們不要責怪政府,我們不要討論問題……這種事情發生後,政府的重視,專家的介入,普通民眾的言論自由,都同樣重要,缺一不可!
同樣的道理,當我們國家出現如此駭人聽聞的殺戮事件時,我們各方都要全力以赴,從各自擅長的不同角度——由製度、社會環境與個人心理入手——進行深刻的探究與思考。一切為了孩子的安全,為了我們自己的未來。
例如,作為獨立思想者,我首先要反思的是,在過往的言論中,我是否突出了暴力與報複?以及在高談闊論民主、自由和法治這些高遠的目標時,我的目光是否一次又一次越過了矮小脆弱的孩子?我是否可以花更多的時間和篇幅把澳大利亞保護學校孩子的經驗介紹給國內?
至於我們的學校,是否應該思考一下,適度增加孩子們自我保護的教育課程?使他們在遭受突然襲擊的時候,能夠有所準備,做到對自己最大的保護?我走過那麼多國家,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像我們一樣,荷槍實彈的保衛人員幾乎都站到地級市甚至縣城一級政府的門口了,是否可以考慮一下,拆除那些把民眾與你們隔絕起來的“保衛”?把那些納稅人的錢撥一些幫助弱勢的人群,保護常常成為受害者的共和國的孩子們?也許,當你們這樣做的時候,你們就不再需要荷槍實彈的警衛來保護你們自己了……
雖然對於這種罪犯,沒有任何為他們開脫的借口,但我們整個社會卻不能就此停止反思。為什麼受傷害人的總是弱者?這個社會到底哪裏出了問題?
我不是心理學專家,但我不得不承認,我們社會出現的那些嚴重問題,已經開始折射在個體的心理上。
投資中國的前途
在參加一次商界與思想界領軍人物的聚會時,我曾有這樣的希望:中國在創造了連續30年經濟高速發展的奇跡之後,是否也能在科學技術、商業與思想文化領域,給世界帶來驚喜。我想,這個應該是可能的,就在不久前,諾貝爾文學獎第一次授給一位中國籍作家。還好,一個星期過去了,我們都還沒有發現他的作品是抄襲的。對一個以複製他國創意與產品為主的國家,這值得大書特書。
但在科技尤其是互聯網領域,情況就不一樣了,他們說,我們使用的所有技術與創意,都不是原創的。先有了穀歌,才有了百度;先有推特,才有了微博;有了ICQ,再出現QQ;你們有Facebook,我們有人人網;有You Tube,再有了優酷,我都有些不好意思再說下去了,算來算去,中國唯一原創的技術就是防火牆了。據說,還有一些美國與英國的公司參與其中,我不知道他們的負責人來了沒有,如果來了,你最好回避一下,否則,我可能會忍不住向你丟鞋子。請允許我借機提醒一些互聯網公司與技術提供者,投資中國商業賺錢沒有問題,也請投資一下占世界總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國的前途,切忌同那些壓製民眾言論自由的公司合作。
雖然很多技術與形式都是外國山寨,但這並不影響中國互聯網發展迅速並一枝獨秀。雖然中國的商業網站也越來越多,一些社交網站也很成功,但中國的互聯網基本上是言論的互聯網,我常常說,從技術上說,我們生活在同一個時代,但在其他方麵就不一定了。例如,中國網民尤其是我的那些讀者正借助互聯網平台與高科技手段,做一些西方國家的民眾在幾十年甚至百年前已經開始或者完成了的工作:培養公民社會,推廣民主自由理念,提倡人權,等等,互聯網開啟了中國文藝複興與啟蒙的時代。
過去三十年,中國的經濟發展創造了高速增長的奇跡,這些大家都看到了,我發現,在美國比在中國更能感覺到這些年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果:到處都是中國遊客,他們衝進Outlets去瘋狂購物,好像世界末日就要到來似的。最近中日兩國關於釣魚島發生了衝突,貿易戰有可能上演,一位日本朋友對我說,我們不怕你們抵製日貨,要知道,地球上有路的地方,就有日本車。我說,這沒有什麼值得吹的,你也要知道,即便地球上沒有路的地方,也都有中國遊客與中國購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