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附錄:鄧鐵濤八段錦養生操(1 / 3)

八段錦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具有保健作用的健身操。八段錦的曆史源遠流長,其源頭可追溯至西漢的導引術,後至宋代逐漸衍變成八段錦,並逐漸普及。它隻有八節動作,簡便易學,每個動作舒展優美,而且健身效果明顯,曆來深受人們喜愛。

第一段 兩手托天理三焦

預備姿勢:

直立,兩臂自然下垂,手掌向內,兩眼平視前方,舌尖輕抵硬齶,自然呼吸,周身關節放鬆,雙足分開如肩寬,足趾抓地,意守丹田,精神集中片刻。

動作:

1、雙臂微曲,兩手從體側移至身前,十指交插互握,掌心向上。

然後兩臂徐徐上舉至胸前頭前方時,逐漸翻手掌為向上,繼續上舉兩臂,肘關節逐漸至伸直狀態,同時頭向後仰,兩眼看手背,兩腿伸直,腳跟上提,挺胸吸氣,屏氣數秒並縱向用力拉伸身體。2、兩臂自身體兩側緩慢放下,肘臂放鬆,腳跟下落,同時用力呼氣,雙手下回至體側,掌心向內,即恢複至預備姿勢。

要點提示

雙手上托時吸氣,下放時呼氣,足跟上提站立並拉伸身體時呼吸可暫停數秒,呼氣和吸氣動作宜深長均勻,如此反複16~20遍。

養生功效

此節動作是軀幹和四肢的運功,以挺胸仰頭為主。該節的動作有利於胸廓的擴張和活動頸部肌群;同時,呼氣和吸氣動作還可以幫助練習者吸進更多的氧氣,排出體內濁氣,有助於血液循環,增加腦部的血液和氧氣供應,解除疲勞,清醒頭腦。通過此節動作的練習,可以調理上、中、下三焦,起到調理和強健身體各個內髒器官的作用。此節動作強調挺胸、頭往後仰,所以主要還是以調理肺髒與心血循環(上焦)為主,增加呼吸和血液循環。此外,經常於空闊處練習此段動作,在仰望蒼穹之時,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也容易釋然於胸,有益於調節自我心態。

第二段 左右開弓似射雕

預備姿勢:

左腳向左側跨一步,雙腿分開下蹲成馬步,上體直,兩手臂自然放鬆,垂於身前,掌心向內。

動作:

1、兩手臂抬於胸前、內屈、平兩肩,左手食指略伸直,左拇指微外展伸直,其餘手指微屈,拳心向前,右手微握拳,拳心向內後,然後左手向左側平伸,掌心由前逐漸轉為外向並伸直手臂,同時右手向右側拉伸,拳心始終向內後方向,眼看左手食指方向,同時擴胸吸氣,兩臂用力向身體兩側拉伸,模仿拉弓射箭姿勢,屏住呼吸,保持數秒。

2、兩臂漸收回至前胸,同時呼氣;左手微握拳,拳心向內後,右手食指略伸直,右拇指微外展伸直,其餘手指微屈,拳心向前,然後右手向右側平伸,掌心由前逐漸轉為外向並伸直手臂,同時左手向左側拉伸,拳心始終向內後方向,眼看右手食指方向,同時擴胸吸氣,兩臂用力向身體兩側拉伸,模仿拉弓射箭姿勢,屏住呼吸,保持數秒。然後兩手臂返回至胸前,同時呼氣。如此兩臂交互向外側拉伸。

要點提示

伸手時吸氣,拉弓時屏住呼吸數秒,手臂回縮至胸前時呼氣。如此左右輪流進行開弓拉伸,重複16~20遍。

養生功效

這一節動作的重點是運動胸廓、肩胛骨、手臂後方及背部肌群,以及活動頸椎。通過兩臂外展和牽拉動作,可以增加胸廓活動度,增強呼吸功能和血液循環;同時,頸椎向左右旋轉可以緩解頸椎及附近肌肉的疲勞。常練此節動作對於慢性肺部疾病與肩關節疾病有一定的調節作用,並可增加四肢肌肉的力量。

第三段 調理脾胃須單舉

預備姿勢:

直立,雙足分開如肩寬,腳尖向前,雙手自然下垂,位於體側,兩目平視前方。

動作:

1、兩臂上抬至胸前平屈,掌心向上,指尖相對,然後右手翻掌向外並上舉,掌心向外;頭向後仰,眼看右手尖,同時左手下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此過程中吸氣,待兩手臂分別上下伸直時,微屏住呼吸數秒,同時盡力拉伸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