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回 秦元帥興兵定北 唐貞觀禦駕親征(1 / 3)

詩曰:

欲笑周文歌燕鎬,還輕漢武樂橫汾。豈知玉殿生三秀,詎有銅龍出五雲。陌上堯尊傾北鬥,樓前舜樂動南薰。共歡天意同人意,萬歲千秋奉聖君。

話說真主登了龍位,改唐太宗貞觀天子年號。真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四方寧靜,百姓沾恩,君民安享三年。忽一日,貞觀天子臨朝,文武百官朝見已畢,分班站立。有黃門官啟奏道:“臣黃門官有事奏聞陛下。”“奏來。”“今有北番使臣官要見陛下,現在午門外候旨。”朝廷說:“既有外邦使臣,快宣上殿來見寡人。”黃門官領旨傳宣。你看這個使臣,怎生模樣?隻見他頭戴圓翅烏紗狐狸冠頂,身穿大紅補子宮袍,腰圍金帶,圓麵短腮,海下胡須,手捧本意,上殿俯伏金階。說:“前朝聖主在上,有外邦使臣周綱見駕。願陛下聖壽無疆。”朝廷說:“愛卿到朕駕前,可是進貢與寡人麼?”使臣回奏道:“臣奉狼主赤壁寶康王。羅窠漢七十二島。流國山川紅袍大力子大元帥祖車輪之旨令到來,有表本獻與萬歲龍目親觀。”朝廷傳旨:“什麼表章,獻上來。”周綱把表章雙足呈獻,旁邊侍臣接上龍案,揭開抽封,龍目一看,隻見數行字上麵寫著:

北番赤壁寶唐王,大將先鋒誰敢當。立帝三年民盡怨,故我興兵伐爾邦。唐篡隋朝該一罪,殺父專權到處揚。欺兄滅弟唐童賊,自長威光壓眾邦。生擒敬德來養馬,活捉秦瓊挾將刀。若要我邦兵不至,隻消歲歲過來朝。

那太宗不看也罷了,一見數行言辭,不覺龍顏大怒,說:“阿唷唷!罷了,罷了。可惡那北番螻蟻之邦,擅敢如此無禮,前來欺負寡人!”吩咐把使臣官綁出午門梟首,前來繳旨。”嗄!”兩旁一聲答應,唬得周綱魂不附體,說:“啊呀!南朝聖主饒命。狼主冒犯天顏,與使臣官何罪,望赦螻蟻之命。”爬起金階,喊聲大叫。那兩班文武百官,多不解其意。早有徐茂功出班說:“臣啟陛下,不知這赤壁寶康王表章上說些什麼?萬歲龍顏如此大怒?”太宗說:“徐先生,你拿去觀看就知明白。”茂功上前取過表章一看,說道:“陛下,這赤壁寶康王命使臣官來投戰書了,難道天邦反懼了他不成?況兩國相爭,不斬來使,今陛下若斬其臣,北番反道陛下懼怕番邦了,請萬歲命他使臣官報個信去,說我國隨後就來征服你們。”朝廷聽了茂功之言,把龍首顛顛說:“先生之言有理。也罷,把使臣官周綱下兩耳,恕其一死。”傳旨未了,早有兩旁武將一聲答應,割去兩耳,弄做了一個冬瓜將軍,喊聲:“阿唷。謝南朝聖主不斬之恩。”太宗喝道:“你快快回去,對那個赤壁寶康王羅窠漢聽講,叫他脖子頸候長些,隻在百日之內,天兵到來取他首級,剿滅鳥巢,傳個信與他。”周綱說聲:“是!領南朝聖主旨意。”周綱退出午朝門外,把絹袱包滿了耳傷之所,當日上馬。見北番狼主之話,非一日之工夫,我且不表。

單說唐貞觀天子開言說道:“徐先生,北番康王如此無禮,寡人這裏不發兵去征剿他們,他到反來討戰,寡人還是怎麼樣?”軍師徐茂功道:“陛下,從來隻有中國去征服小邦,那裏小邦反打戰書到中國來?這叫做來者不善,善者不來,臣昨夜仰觀天象,見北方殺氣騰空,必有一番血戰之事,不想今日果有使臣官打戰書到來。百日之內,就要提兵前去平服北番,方除後患。若是遲延,他兵一到,就難抵了。”太宗道:“依徐先生之言,如此遲延不得了。”便對叔寶道:“秦王兄,寡人命你明日起,要在教場之內,把團營總兵大小三軍武職們等,操演半個月,演好了然後就此發兵。”叔寶道:“臣領陛下旨意,下教場操演便了。”那秦瓊出了午朝門,回到自己府中,就要發令與合府總兵官,明日大小三軍在教場中伺候操演,這話且慢表。

單講徐茂功說:“陛下,這北番那些兵將,一個個多是能人,厲害不過的,必須要禦駕親征才好。”太宗道:“徐先生要寡人親領兵前去麼?”軍師道:“正是要禦駕親征,才平定得來。”太宗道:“也罷了。父王在位,寡人領兵慣的。今日北番作亂,原是寡人領兵,今降朕旨意與戶部尚書,催趲各路錢糧。”朝廷把龍袍一展,駕退回宮,珠簾高卷,群臣散班,一宵無話不表。

單講次日清晨,秦叔寶在教場操演三軍,好不熱鬧。那朝廷在朝中,也是忙亂兜兜,降許多旨意,專等秦瓊演熟三軍,就要選黃道吉日,興兵前去。不覺過了半月,叔寶上金鑾複旨說:“陛下,三軍已操演得來精熟的了。”太宗就向軍師道:“徐先生,幾時起兵?”茂功道:“臣已選在明日起兵。”朝廷叫聲:“秦王兄,你回衙周備,明日發兵了。”叔寶領了旨意,退回衙署,自有一番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