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9.孟買:1982年1月24日(1 / 3)

我們總想改變社會。很多人都為此進行過嚐試,他們進行過物質層麵的革命,而且總是物質上的,他們為此不惜付出生命代價。我們都想改變社會,因為這個社會腐敗墮落,不講道德,沒有人際交流。然而,隻有當我們之間的關係發生徹底的改變時,我們才有可能改變社會。這一點已經非常明顯。但是人類通常隻想改變外部世界,而不願對自己的內部思想結構做出調整。我們要一起來檢驗和觀察,保持高度敏感,這樣我們才能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這是一場嚴肅的對話,不是智力或情感上的話題。嚴肅的人是虔誠的。我們正在嚴肅地思考人類之間的關係,其中有傷害、衝突和苦難,也有所謂的快樂。我們現在要觀察這一切,看看有沒有可能徹底改變這種幾乎沒有愛可言的關係。

我們一直在問關係是什麼。與他人產生聯係意味著什麼?讓我們一起來思考這個問題。“問題”這個詞意味著挑戰撲麵而來,它籠罩著你,而你不得不去麵對它,理解它。麵對挑戰,你需要做出正確的應對策略。因此,我們要知道應對這個問題的方法是什麼。現在我們就麵臨關係的問題,它存在於每個人的生活中;不論你是否能夠意識到,它就在那裏。怎麼處理這個問題?怎樣去克服它?你要帶著何種動機、何種思想去解決它?你要怎樣近距離接觸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和觀察問題的主體不是一回事嗎?大概多數人都會覺得這些問題相當困難,因為我們根本就沒有考慮過,那麼讓我們一起深入進去。

假設我有個問題。我要怎樣看待這個問題,怎樣審視它,我的反應是什麼?重要的不是問題,而是我們如何處理它。我會懼怕這個問題,還是會逃避它、壓製它或者找借口?抑或因為我懷有一種動機,就必須找到問題的答案?因此,我處理這個問題時就會帶上所有的困惑、不確定和恐懼感。我們一定要找到處理問題的方法。你的動機和目的是什麼?如果你真的意識到了問題的存在,那麼你的動機就是解決問題。你想解決問題,是因為它讓你感到痛苦。如果它讓你感到無比舒暢、心情愉悅,我們就不能稱其為問題了。但是當它讓你感到痛苦、困惑和不安時,你就不得不去麵對它、研究它。因此,最重要的就是我們如何處理問題,解決問題。

你怎樣聽我講話?你的感受是什麼?當然,你通過耳朵這一聽覺器官來聽。你懂英語,而演講者用的就是這門語言,你能夠理解耳朵所聽到的話語。但是世間還存在一種超越言語的聆聽,它超越了口頭的解釋。你傾聽之後立刻就能明白我在說什麼,這是一種傾聽的藝術。那麼現在我們要問:你怎麼處理這個問題?你的態度和方法就能決定和解決這個問題,因此,麵對任何問題時,一定要找到處理方法。如果是一個科學上的問題,那就簡單多了,你可以用上你所有的知識,然後再挖掘更多信息,比如關於物質、原子等的信息。遇到問題時,你是借助過去的知識和記憶來處理,還是當作初次遇到這種情況來處理?

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來看一下。男人和女人之間的真正關係到底是什麼?除了性的關係,還有別的關係嗎?抑或兩個人各走各路,從來沒有交會,就像兩條永不相交的鐵軌?這就是我們的兩性關係。因此,兩性關係不過就是一種感官之交,一種性的關係,這種關係建立在我們對彼此構建的意象的基礎上。你和他人之間的真正關係又是怎樣的?抑或除了性方麵的關係,你就沒有別的關係了?如果你和他人之間沒有任何聯係——這恐怕就是事實——那麼你的生活又是什麼?生活就是各種關係。沒有相互聯係,你就不可能生存。不過我們卻把這些關係降到了純粹的感官層麵。我不知道人們是否意識到了人際關係的這種複雜性。就算你脫離塵世當一個隱士、和尚或托缽僧,你也無法擺脫關係。

因此,我們必須仔細審視為什麼人類不僅丟掉了和自然的聯係,還丟掉了人與人之間的聯係?我們已經說過,僅僅找到原因並不能解決問題。你可以自己找到原因,我也可以給你解釋原因,但是僅僅對原因進行了解和審視並不能解決問題。比如我知道我們自私自利,完全以自我為中心,是因為我們已經習慣了,它已經成為我們的一種傳統。多數西方人從小就生活在宗教環境中,“你是一個單獨的個體,你必須尋求自己的救贖”等。人們通過教育和施加壓力對自私和以自我為中心的理念進行強化,這種做法不知從什麼時候就有了。而這一理念就是所有苦難的根源。從理智上我們知道這一點,但是僅僅知曉根源並不能絲毫減少我們的自私自利。因此,我們前麵說過,重要的不是分析原因,而是要直麵問題,即人類都是自私的。這是一個事實,人與人之間沒有什麼關係可言,人人各行其是。在歐洲和美國,離婚率越來越高,而且現在印度也出現了這樣的苗頭,當女人能夠自食其力的時候,她們就會拋棄男人。於是,這個世界就漸漸變成了這樣:人與人之間鮮有關係存在。因此,我們這些人就變得麻木不仁、極為自我,各走各的路。也就是說,我們走的是升官發財之路,我們要麼想當行政長官,要麼想成為大祭司或者大主教等。人世間的掙紮和奮鬥都是想飛黃騰達,其本質無非就是自私自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