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京都不分什麼內城外城皇城,隻是劃出了兩條特殊的街道,一條叫天街,老百姓們一般叫李家街,另一條叫李家甕。
李家甕是圓形的,環繞整個天街,其名字來源與先帝平武爺在大唐第一屆翰林試上,看著大唐士子們從正德門魚貫而入時所說的一句:“天下英傑盡入我甕中”。這條街自然是都住的是大唐的勳貴,隨便拎出來一個都是一部大員或是一方大將。
勳貴盡是北地的十三位異姓王,上柱國龍展這種級別,而朝中大員中,除了宰輔曾荃,六部尚書和部分實權的侍郎,也就剩督查院和國子監這幾個清貴或是要害部門的當家人才有資格住在這裏,至於品級較低的或是閑散衙門的官員,便隻能住在李家甕所畫的圓裏了。
十年前的翰林試榜首許沅被皇上破格直接放任國子監監事,人盡皆知的禮部侍郎跳板的清貴之極的位置,更賜了李家甕的一處宅子,可後來那位狀元郎卻根本不敢搬進去,連匾額都沒掛,就讓那處宅子在那空了十年。
旁人問他為何不住。他從來都是兩個字:“不敢。”淪為笑談。
卻也可想而知李家甕裏的人物都是何等身份。
叫天街李家街是因為這條街上都姓李,李是大唐國姓,這條街上的李家人,不是王爺就是公主。除了去年因為楚不語退婚而到清庵落發的善玉公主,其餘的李家人的宅子便都住在這條街上。
這些年市井間都說天街有兩奇,第一奇是那連著三座空宅子,第一座是三皇子漢王在當年的叛亂中被皇上親手屠了整座漢王府近千人,無一人敢收屍,整個院子便在那裏空了十幾年,裏麵不知有多少爛肉,十幾年過去了,一到炎夏依然會透出絲絲腐肉的味道,誰聞到都是陣陣發寒。第二座是四爺襄王的,四爺說自己征伐一生享不了王府的安樂,至今都住在五十萬禁軍營地,諾大的王府隻留著幾個老仆照看。第三座則是那位最得皇上寵愛的五爺晉王的,及冠已經兩年,封號也定了,宅子也賜了,卻依然被皇上留在宮裏住著,要知道晉王這封號可是當今聖上尚未登基時的封號,其榮寵可見一斑。
第二奇便簡單了,說奇也不奇,天街也就是李家街的最南邊的那家不姓李,姓楚。
楚神府很大,而楚老爺子的子嗣不多,即便仆役再多,依然顯得有些空曠,楚神府最裏麵有一個湖,沒名字,也不叫未名湖,以前湖畔有一座閣樓,去年又多了一座,一個女子和一個丫鬟住了進去,新的那座離老的那座遠遠地,也都沒什麼名字,隻是老的那座住的是楚神府的驕傲楚老爺子,新的那座住的確實楚神府乃至整個大唐的恥辱,一個蠻族女子、一個蠻族女子所生的兒子。
“夫人,老爺子說了,小少爺足月,身子骨也好,並不怕長途奔波,所以咱們今兒晚上可以收拾一下,準備回龍城關和三老爺團聚了。”
夫人一愣,神色中多了些思念,還有解脫。
“還有還有,夫人,老爺子說小少爺天賦特別好,修行肯定很厲害呢。”
“夫人夫人,你說修道能有多厲害啊?”
“夫人夫人,我前兩天去永安巷給您賣早點的時候看到兩個人鬥武呢,聽說都在江湖上有大名氣的,漾兒看著全都是影子,可快了。”
“夫人夫人,咱們家老爺修行厲害嗎?”
“夫人夫人。”
一身素衣的清秀女子獨坐西窗,沉默不言。
楚易醒了,發現這不是一場夢,的確是一具嬰兒的身軀,嚐試著輕握左臂,竟然完全使不上任何力氣,雙目無神的看著屋頂橫梁,不解,委屈,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