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男人為什麼有力量
從生理上而言,多數男人比女人有力氣,肌肉更發達,像“蘭博”史泰龍、“終結者”施瓦辛格,他們扮演的英雄形象讓人熱血沸騰,我們也不得不讚歎人家那一身肌肉!
一、青春期,性激素風暴
“男孩的生理發育是一個充滿心理迷亂的過程。一開始,仿佛有一陣陌生的微風偶爾從遠處吹來,帶著從未聞到過的氣息,掠過男孩的身體,激起一種輕微的莫名快樂。接著,那風吹得越來越頻繁了,風力越來越大了,它漸漸靠近,突然顯身為猛烈的風暴。這風暴把男孩的身體抓在自己的手掌之中,如同一個新的獵獲物,顛簸它,撕扯它,玩弄它。”
——周國平《歲月與性情》
這樣的經曆並不是個別的,幾乎每個男人在14歲左右都會經曆這樣的突然變化。
在這個階段,男孩會發現麵對那些終日玩在一起的女孩子不再自然,有些害羞,更有些想接近她們、了解她們的衝動。不僅如此,使男孩子驚異的事還多著呢。他們的聲音開始變得低沉,遠不如原來清脆,光光的嘴唇上麵開始長了黑黑的絨毛,身高開始猛長,肌肉猛增,原來的小矮個可能很快變成大高個,鶴立雞群的感覺會讓他們有些不自在。更讓他們不知所措的是,臍下三寸的位置長了不少黑黑的毛發,陰莖、睾丸開始變大,不時會出現勃起,特別是在公共場合。也許,他們通過看書或是無師自通地學會了自慰,那些從體內噴射而出的白色精液讓他們驚慌不已。等到男孩能坦然麵對這一切時,他已經長大成人,變成了一個高高壯壯的小夥子。他們開始大膽追求女孩子,不久和女人結婚,有了性愛,很快當上了爸爸。
很多人說這是雄激素催化的結果,這種說法隻能說是對了一半。男人的這些變化應該說是全身激素係統配合的結果,在雄激素背後還有不少“幕後英雄”。
誰開啟了男人的青春期?肯定不是男人自己,因為男孩自己都有些大惑不解。是雄激素嗎?也不是,雄激素的突然增高其實是有另外的原因。目前研究認為,無論男人和女人,性和生殖功能是受下丘腦—垂體—性腺軸來調控的。在男人來講,就是下丘腦—垂體—睾丸軸。下丘腦分泌一種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刺激腦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在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睾丸分泌雄性激素和產生精子,維持男性正常特征。
00從嬰兒期到青春期前期,下丘腦—垂體—睾丸軸處於一種靜止狀態。科學家們檢測發現,在臨近青春期時,男孩子在睡眠中垂體脈衝式分泌促性腺激素增多,頻率可達每小時1次,強度增大,沉睡中達到高峰,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青春期後期才消失。現在已確認這是進入青春期發育的早期信號。在這個階段,下丘腦、垂體分泌的激素都開始增加,睾丸也逐漸發育成熟,被從睡夢中喚醒,開始大量分泌雄激素。男孩子的身體開始出現戲劇性變化。
雄激素包括睾酮、雄烯二酮及去氫異雄酮等,其中睾酮的作用最強。雄激素主要由睾丸產生,腎上腺皮質也能分泌少量雄激素。雄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使睾丸、陰莖、陰囊、前列腺等男性性器官發育,使這些器官逐漸增大成熟,以致遺精的出現;雄激素還可促進陰毛、腋毛、體毛、胡須、喉結、變音等第二性征的發育。另外,雄激素具有很強的促進蛋白合成作用,它可和生長激素聯合起來,共同促使骨骼發育,使其迅速增長、增粗,男孩就會出現青春期生長突增。同時,它還可促進肌肉的增長,使肌肉力量大大增強。
二、男孩發育時間表
睾丸的增大是青春發動的最初征象,睾丸長度大於25厘米或當睾丸容積達4毫升,即進入青春期。男性青春發動的平均年齡為115歲(10~135歲)。睾酮水平迅速上升產生青春期生長峰及變音和陰毛生長。睾酮使整個身體的骨礦含量增加、體脂減少、痤瘡發生。痤瘡是過量雄激素的敏感指標之一。毛發的量和分布,特別是陰毛和胡須,是雄激素水平的重要標誌。在青春發育期中期,約2/3男孩可有乳房增大,其發生在睾酮達成人水平之前,有人認為是雄激素不足的表現。胡須、體毛和陰毛的密度和分布在青春期後期逐漸發展,但存在種族及個體差異。初次射精年齡平均為15~16歲。
男孩青春期第二性征的變化集中於生殖器(睾丸大小、陰囊、陰莖)和陰毛,目前廣泛參照的是Tanner等製訂的青春發育分期的五期標準。
(一)生殖器
Ⅰ期:青春期前狀態,幼稚階段,睾丸長徑小於2厘米,容積2~3毫升。
Ⅱ期:睾丸和陰囊開始長大,睾丸長徑大於25厘米,容積4~8毫升,陰囊皮膚顏色變紅。是青春期開始的征象。
Ⅲ期:陰莖開始增粗和增長,睾丸和陰囊進一步增大,睾丸長徑大於30厘米,陰囊皮膚色素變深,出現皺褶。
Ⅳ期:龜頭發育,陰莖的長度和寬度進一步增加,睾丸長徑大於35厘米,陰囊皮膚色素沉著和皺褶增多。
Ⅴ期:生殖器的發育達到成人水平,睾丸長徑大於4厘米。
(二)陰毛
Ⅰ期:青春期前狀態,恥骨上無陰毛出現。
Ⅱ期:陰毛稀疏、柔軟,呈直的或稍卷曲狀,毛色較淺,主要出現在陰莖基底部。
Ⅲ期:毛色加深,變長和增粗,進一步卷曲,並向上擴展到恥骨聯合處。
Ⅳ期:陰毛增多,顏色、粗長度已具有成人陰毛的特征,但分布區域小於成人。
Ⅴ期:陰毛的類型和濃密程度已達成人水平,擴展至臍部,呈菱形分布。
三、Y染色體打造男人
吳女士從小至今不來“例假”,到多家醫院檢查,均未查出原因。1年前,經人介紹,她與同市人周某結婚成家。吳女士也感覺自己女性特征不太明顯,尤其是乳房不突出,背著丈夫使用雌性激素,來調節夫妻生活。丈夫對妻子的“秘密”,一概不知。
結婚1年,吳女士一直未懷上孩子,夫妻感情出現了裂痕。經檢查,吳女士除子宮小、乳房不突出外,與正常女子沒有兩樣,但其性染色體為XYY,而正常女性的性染色體應為XX。吳女士流著淚對醫生說:“我渴望做一名真正意義上的女人,希望擁有自己的孩子。”
眾所周知,人體的細胞內有23對染色體,染色體上分布了龐大的遺傳信息,也就是基因,這些基因決定了人類後代的遺傳和人體的設計藍圖。男人和女人有44條染色體是完全相同的,這些染色體被稱為常染色體,共有22種不同類型,每2條配成1對。而剩下的2條染色體,男女的組合方式差別很大,女性的2條染色體全部是X染色體,像常染色體那樣配成1對,而男性卻隻有1條X染色體,與之配對的是女性沒有的Y染色體。1963年,科學家們統一了染色體的命名,按從大到小的順序給常染色體編號為1~22號,而性染色體自成體係。
性染色體中X染色體比較大,僅比7號常染色體小一點,而Y染色體卻非常小,比常染色體21號或22號還要小一些,長度僅為X染色體的1/3。現已查明,男女都具備的X染色體上包含有1098個基因,而隻有男性才具有的Y染色體上隻包含有78個基因。雖然男性Y染色體上隻有這麼少的基因,但這些基因是完全不同於X染色體上的,等於男性比女性多出78個基因。
我們知道,男人的性染色體類型是1個Y配上1個X。Y染色體雖小,但可不要小瞧它的功勞。受精後7周內,胎兒的外生殖器還無法分辨,胎兒此時可以說是沒有性別的。8周後,具有Y染色體的胎兒開始發育出睾丸,而不具有Y染色體的胎兒在12周開始發育出卵巢。Y染色體如何決定男人的生殖係統發育呢?英國的古德費羅德博士等人經過不懈努力,在Y染色體的末端附近找到了1個基因片段,並將它命名為“SRY基因”,意即Y染色體上的性別決定段。1991年,英國的洛威爾巴奇等人進行了一項實驗,他們將SRY基因段移植到雌性的老鼠受精卵內,結果那隻老鼠體內長出了睾丸,這項研究轟動一時,也說明了正是Y染色體上的基因決定了胎兒發育成男性。
睾丸的作用不隻是產生精子,還產生對男性身體發育起重要作用的雄激素。睾丸分泌的雄激素作用在胎兒的外陰部分,可以促使男性陰莖的生長發育,不僅如此,雄激素還會隨著血液分布到全身,促進男人肌肉增多,肌纖維變粗壯,也促使喉結、聲帶、體毛的發育。然而,一些人檢查性染色體呈現XY型,睾丸功能也算正常,但外生殖器卻表現為女性的,這是為什麼呢?科學家研究發現,這是因為雄激素沒有正常發揮作用,這種疾病被稱為“雄激素不應症”。進一步研究發現,雄激素之所以“不作為”,原因在於X染色體上所包含的AR基因出了問題,而AR基因就是產生雄激素受體的基因。雄激素在到達身體各個細胞後,並不是立即就產生效應,而是等待AR基因產生雄激素受體後,它和受體結合,才能發揮生物學的效應。AR基因有問題的人,根本製造不出雄激素受體,導致男性外生殖器無法正常發育。
吳女士的情況屬於性腺發育不全綜合征的一個類型,是先天性染色體異常引起的疾病。
性染色體呈現47,XYY型的人,其外生殖器也大多表現為女性,20%~30%會出現發育不全的睾丸,本該正常的卵巢呈現條索狀,也就是說發育不全,故會出現女性的一些特征,如乳房、子宮發育不良。有人會說,吳女士有2條男性Y染色體,應該發育得比男人還男人吧。其實不能這樣簡單理解,出現的這2條Y染色體一般結構都不正常,出現短臂缺失、長臂缺失、環狀和雙著絲點等,最終造成男性特征發育異常,也影響了女性特征的發育。
四、誰是性欲的“推手”
某國有一男童,1周歲時因一次醫療事故而失去了陰莖。為了孩子將來的幸福,父母與醫生磋商,決定改變一下孩子的性別:索性把孩子的性腺全部根除,並在適當的時候給他注射大量雌性激素,促使他出現女性的第二性征。就是說比太監淨身還要徹底得多!到了一定年齡,又給他做了人工陰道,雖然不能生育,仍不失為一個女性,父母也將孩子作為女孩來培養。14年過去了,姑娘長成亭亭玉立的少女。父母滿心欣慰,那位主治醫生也到處演講,提出“性別是可以通過手術來改變的”。可是,正當人們確信這種理論和實踐是可行的時候,進入青春期的女孩開始主動向心儀的女孩子示愛,還向父母表示自己是男人,要求醫生把她變回來。
這一事件給整形學界和性學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性別的決定因素很複雜,雄激素固然和男性的性欲有直接關係,但不是惟一的決定因素。曾有學者檢測,發現男性血液中的雄激素是女性血液中雄激素10倍左右,但是並非隻有睾丸可以分泌雄激素,人體內的腎上腺也能分泌雄激素,盡管量少,但是在維持性欲上也能起到不小的作用。女性的性欲維持就主要靠腎上腺的分泌。
前麵的講述可以知道,下丘腦—垂體—睾丸軸調控著男人的性發育過程,盡管切除了睾丸,但是下丘腦和垂體照樣在進入青春期時啟動了本來的男人麵目。再深入一步,男人性腺軸的啟動也是在性染色體上的基因控製下進行的,醫生有能力改變那個男孩的外生殖器,但不可能改變男孩子的性別基因。再有,在失去睾丸的情況下,人體會促進腎上腺分泌雄激素,這種代償機製也會維持男人的正常性欲。
有人也許說,腎上腺分泌那麼少怎麼可能有性欲呢?盡管人的性欲與其體內的雄激素水平有關係,但這種關係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完全地成正比例關係。男人的性欲與睾丸激素水平有很大的關係。但是,性欲高的男性和性欲低的男性在睾丸激素水平方麵的差異十分小,因而無法證實睾丸激素水平低就一定會使男性的性欲下降。當然,具體到每個人來講,雄激素的明顯下降是會影響男人性欲的。
五、男人有雌激素嗎
在古希臘神話裏,人類原本是男女同體的,由於神靈的懲罰才將人類分成了兩性。自那以後,男人和女人都在茫茫人海裏尋找著自己的另一半,試圖與那一半重新彙合。作家張賢亮曾經寫過轟動一時的小說《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而趙本山曾在小品《我想有個家》裏甩出逗人的“包袱”:“說我缺乏男子漢氣派,越看越像老太太。像嗎?像點又有什麼呢?這說明我長得脫俗超群,充分證明了那句話,‘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嘛!”
人們早已熟知,雌激素是女性體內的一種重要激素,它是維持女性第二性征和性欲的重要物質基礎,殊不知男性體內也有雌激素。
男性血漿中的雌激素以其生物活性最高的雌二醇形式存在,它是周邊組織(如皮膚)將雄激素轉化而來,也來自體內腎上腺和睾丸的少量分泌。睾丸產生的雌激素是以雄激素為來源,經過一種酶的催化而轉化為雌二醇,這種分泌活動涉及間質細胞和支持細胞。成年男性每天分泌30~40微克的雌二醇,並與血漿中的一種特殊蛋白質相結合,因而不會很快地代謝掉。隨著年齡的增長,50歲以後男性血漿的雄激素水平逐漸降低,而雌二醇水平卻緩慢增加,這主要是因那種特殊的蛋白質含量增加後雌二醇的代謝減慢,另一方麵則因它的外周合成增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