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把一條5英寸的線段與一條8英寸的線段加在一起,就得到了一條13英寸的線段。如果繼續這樣,總是把最後兩條線段加起來,就得到了一係列長度:5,8,13,21,34,55等。威廉·斯庫林(William Schooling)告訴我,這些線段中任意兩條相鄰的線段彼此間的比例幾乎相同。也就是說,一條8英寸的線段是一條5英寸線段長度的1.600倍,13英寸的線段是8英寸線段的1.625倍,21英寸的線段是13英寸線段的1.615倍,依此類推。斯庫林懷著數學家對精確性的熱愛,計算出了一係列數量間,如果相鄰的數量間要是相同的比例,並且任意兩個相鄰數量加起來等於下一個的數量,那麼這個比例應該是多少。隻有一種比例能夠做到這點,出於實用的目的精確地敘述起來十分艱巨。
我們顯然得到了一個非常獨特的比例。斯庫林稱之為Phi比例,用這個名稱來稱呼它會很方便。
Phi比例
BC是AB長度的1.618033...倍
CD是BC長度的
DE是CD長度的
AC=CD
BD=DE,等等。在這本書的圖畫複製品中,按照它們出現的順序檢測這一比例,我們得到了以下令人印象深刻的結果。
插圖11維拉斯蓋茲的《宮女》——房間盡頭的大門敞開空間的右手側與畫麵的左右兩邊剛好為Phi比例;此外,敞開空間的底部與畫布的上下端也剛好是Phi比例。
你會注意到,在布局的構造中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
插圖33喬爾喬內的《盛大遊園會》——坐著的女性人物手裏握著的長笛較低的一端與畫麵左右兩邊剛好是Phi比例,而握著長笛的手低一些的位置(比長笛底部略高的一個點)與畫布的上下端也剛好是Phi比例。這也是布局的構造中一個重要的中心。
插圖34提香的《酒神與阿麗亞德尼公主》——在這幅圖中,與畫麵上下端以及與左右兩邊的距離處於這一比例的點都在酒神下巴下方的陰影位置;構圖中最重要的點就是這一頭部的位置。
插圖35沃茨的《愛與死亡》——死神身上衣紋開始發散的位置與畫麵的上下端剛好是Phi比例。此外,愛神的右腿和右手方向與暗色階梯邊緣相交的位置與畫麵的左右兩邊剛好是Phi比例。
插圖36維拉斯蓋茲的《布拉格之降》——在圖片右上端豎行的第一支矛與畫布左右兩邊正好是Phi比例;畫麵中間在中央人群上方的人水平地拿著的槍的高度與畫麵的上端和下端也剛好是Phi比例。這條線與左邊人群的高度相同,是畫麵中最重要的水平線。
插圖37波提切利的《維納斯的誕生》——水平線的高度與畫麵的上下端是Phi比例。維納斯站的貝殼的高度與畫麵的上下端也是Phi比例,較小的部分在下麵。橫向地,右邊的人物舉著的暗色布料吹向維納斯的最邊緣處與畫麵的左右兩邊是Phi比例。
插圖38保羅·維羅奈塞的《歐羅巴的夢魘》——歐羅巴的頭部頂端與畫麵的上下端正好是Phi比例。他的頭部右邊左邊一點的位置與畫麵左右兩邊是Phi比例(在這幅複製品中看不到,畫麵左邊的一部分可能被剪切掉了,否則頭部右邊應該剛好是Phi比例)。
我以本書中複製的頭七幅畫為例,本書選擇它們最初並不是為了闡釋這個觀點。你會承認,在每幅畫中,非常重要的分量置於這一比例中。你可以繼續觀察這些圖畫,它們也不會變得令人厭煩。你還可以檢查一下更小的比例關係,並指出這一比例在構圖中出現了多少次。但是所述足以說明,眼睛在其中體會到一些特別的愉悅,不論是否最終我們將發現這是潛在的生理原因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