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熹朝自建立以來,百姓和樂,政治清明,鮮有犯上作亂之事發生,今先帝趙謀病危,恐不久於人世,故忙選繼承皇位之人,眾皇子中,數大皇子趙允,二皇子趙誠最得龍心,太子之位非這二人其一莫屬,遂文武百官俱分為大皇子、二皇子兩派。

二皇子一派之首,袁徹袁大人,乃朝中舉足輕重的正二品官員參知政事是也,二十三歲考入仕途,三十歲娶得一妻王氏,隔年家中添得一子,名喚袁塵。

這袁塵卻不如其父誌向遠大,也無心入朝為官,隻成天吟詩作對,養花賞魚,與一眾紈絝公子哥兒們遊山玩水,倒也樂得輕鬆自在。

這天,袁府中來了新客,說是什麼遠房表親,卻也是個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既然人家來了,也不好怠慢,隻得好吃好喝的招待著,袁塵不想在家招待這客,是以帶著丫鬟,小廝上街采辦父親的五十大壽。

街市熙熙攘攘,人群川流不息,熱鬧非凡,一家醫館門前更是門庭若市。

一名小廝見積善堂前不知何故堆了許多人,便向袁塵道:“少爺,你看那裏!”

袁塵朝小廝指的方向望去,見這醫館門前如此熱鬧,忍不住走過去,駐足觀看。

那木門上貼著一張黃紙,紙上用黑墨寫著“包治百病,藥到病除”的字樣。

袁塵不禁覺得好笑,其母正是名醫李郎中之女,平時在母親的熏陶下,也耳濡目染的懂得一些醫理,深知治病需得對症下藥,方能藥到病除,何來什麼“包治百病”之理?

袁塵本想不予理會,轉身欲走,卻聽得館內郎中道:“哎!就這位公子吧!青色長衫這位!”

袁塵停下腳步,看了看自己的衣服,正是青布棉衫,遂轉身道:“我嗎?”

那郎中點頭,繼而走到不明所以的袁塵麵前,將袁塵帶到眾人麵前,趁背對眾人之際塞給袁塵一些銀兩。

袁塵會意,原來是叫自己幫忙演一出戲,可他袁塵並不是貪財之人,本想著放他一馬,可是這廝卻又偏偏自己找上門來,遂心裏生出一計。

袁塵向那郎中眨眨眼,示意他放心,自己全都明白。郎中得到答案後滿意轉身,請袁塵坐到椅子上,自己給他把脈。

半響,郎中給眾人說了一些信口捏造的病症,就掏出一粒黑色藥丸,示意袁塵服下

袁塵接過藥丸,卻沒有吞下,隻是含在嘴裏,麵露難受之色,一陣發抖過後,倒在地上。

圍觀的眾人皆是一驚,郎中也慌了手腳,丫鬟小廝們見狀連忙奔到袁塵麵前,驚慌道:“少爺!少爺!你怎麼了!”袁塵動了動手指,意在告訴家丁們自己沒事,圍觀的眾人見袁塵不省人事,紛紛上前想向那郎中討個說法,指責他騙人。

袁塵見計得逞,遂從地上爬起,一口吐出藥丸,帶著那郎中的來的不正之財,趁混亂之際溜之大吉。

袁塵獨自一人跑出了幾條小巷,拐了五六道彎,才停下腳步喘口氣。

袁塵看著手裏錢財,一點,數目還真不小,當時想著要給那郎中一點教訓就偷了來,如今自己拿著也沒用,心想還是給城東的乞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