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胤禩
(1681-1726)清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帝異母弟,生於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日(1681年3月29日)未時,卒於雍正四年九月初十日(1726年10月5日),享年45歲。母良妃衛氏。康熙自然喜愛,17歲,即被封為貝勒。後署內務府總管事。雍正即位,為穩定其情緒,命總理事務,進封廉親王,授理藩院尚書。元年,命辦理工部事務。四年,雍正以其結黨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並削宗籍,改名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同年,亡。
看到從百度上搜索出的關於廉親王胤禩的敘述,趙明不禁歎了口氣。
這位廉親王的身世,和自己是多麼的相似啊!
想他趙明,出生於香港鼎鼎有名的經商世家。他的父親是香港輝煌集團的董事長,更是一位難得一見的經商奇才。短短十餘年,將小小的家族企業經營成了世界知名的大集團,擁有著百億家產。
他的母親是父親的情婦,他——趙明,是父親的私生子。和胤禩一樣,他也是父親的第八個孩子。
想到這,他不禁苦笑。
胤禩的母親是康熙所有嬪妃裏麵出生最低的,出身辛者庫賤籍。而他的母親同樣是父親所有情婦裏麵身份最低下的,她是香港社交圈裏有名的交際花。
父親一共有十二個兒子,除了他的二哥是婚生子外,其他的都是情婦所生的私生子。
二哥不爭氣,父親也說了是不會讓他繼承家業的。於是他們幾個有能力的私生子便開始了長達十多年的鬥爭。
爭著在父親麵前表現自己,爭著拉攏人脈,爭著一切一切。
可是結果呢?父親的心中早有定論。在父親因心肌梗塞去世後,他才發現所爭的一切都是笑話。父親早已經將手裏麵的股份給了他的四哥,他這個被眾人看好的繼承者簡直就是笑話一場。
他的四哥掌權了,他的好日子也到頭了。畢竟他是四哥最有力的競爭對手,也是他的眼中釘肉中刺……當然他比那個八阿哥幸運,在現代社會裏,即使四哥再厭惡他也不能圈禁他,他能做的隻是把他發配到非洲,讓他到那裏去做一個小公司的總經理。
而那個曆史上的廉親王卻連他自己的名字都保不住,被雍正除了宗籍,改了名字。兒子也因為他受到了牽連。
自己沒有兒子,憑著自己的能力,即使被發配了也是衣食無憂。隻是心中有些不忿罷了。
不對……趙明突然感覺心口一痛。
他頓時明白了,在現代社會裏,四哥是無法把他關起來折磨致死,但卻可以雇傭殺手送他上路。
唉……如果有下輩子,不要讓他再出生豪門。他受夠了和自己的親兄弟鬥得你死我活的生活了。
如果有下輩子,他希望能夠出生在平凡人家,讓他享受一下什麼是真正的骨肉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