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世
皇太子妃瓜爾佳氏,正白旗漢軍人,“本係滿洲”。[②]其祖上世居蘇完(今吉林省雙陽縣境內),數代任明建州左衛指揮簽事。高祖石翰遷居遼東,以名有石字,遂以石為氏。瓜爾佳氏的曾祖,石翰第三子石廷初為明廣
寧守備。天命七年(1622年),**哈赤攻廣寧,廷柱及其兄國柱、弟天柱三人,遵父“務建功業,以歸本國”的遺願,以城迎降。廷柱被授以遊擊世職,命在
文館行走,後隸漢軍正白旗。他“位隆三事(世)”,曾任鑲白旗都統、鑲紅旗都統等職,是八旗漢軍的最早統帥之一。順治十二年(1655年)任鎮海將軍,駐
防京口(今江蘇**),能戢兵安民,民間稱為(石佛)。十四年(1657年)以老乞休,命加少保兼皇太子太保致仕,晉一等伯。十八年(1661年)二月去世,63歲,諡忠勇,“勒石記焉”。[③]
瓜爾佳氏的祖父華善,是石廷柱第三子。順治三年(1646年),二等侍衛華善被選為豫親王多鐸第三女(生母為嫡福晉博爾濟吉特氏,明安台吉之女。)之婿,封和碩額駙。康熙朝六年(1667年)初,華善任內大臣,旋即革退。[④]平定三藩之亂戰爭中,他是清軍將領之一,有戰功,曾任安南將軍,防守鎮江。二十七年(1688年),華善以其父“雖統漢軍事務,實係滿洲”,疏請改入滿洲旗籍。經部議,因其族人官職眾多,仍留漢軍旗內,但嗣後編審冊內,改造滿洲。[⑤]三十四年(1695年)六月,即瓜爾佳氏被立為皇太子妃當月,華善病逝。鎮江人思其德,建祠立碑祀之。[⑥]
華善長子石文炳乃瓜爾佳氏之父。[⑦]順治十八年石廷柱死後,孫文炳承襲伯爵。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文炳擢副都統,駐防杭州,二十三年(1684年)十二月升任正白旗漢軍都統。二十八年
任福州將軍,整治有方,四民閱服。三十三年(1694年)九月複補正白旗漢軍都統十一月赴京師途中病逝。文炳死後,閩人立祠祀之。[⑧]他至少有兩女,皇太子妃瓜爾佳氏居長。(見下文)
瓜爾佳氏祖上三代均任八旗武職,口碑皆佳。他們征戰南北,軍功卓著,或鎮守地方,政績斐然。[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察取國初功臣世家名字,石廷柱兄弟亦預其列。[⑩]這一家族背景,對於瓜爾佳氏入選皇太子妃,實有助焉。
家庭情況
祖父:石廷柱
父母:順治三年(1646年),二等侍衛華善被選為豫親王多鐸第三女(生母為嫡福晉博爾濟吉特氏,明安台吉之女。)之婿,封和碩額駙。
子:富達禮,慶德
女:至少有三人,分別是
1、清太子愛新覺羅·胤礽嫡福晉瓜爾佳氏(?-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