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東西就像是一副假麵具一樣戴在人的身上,要是試圖去掉的話,會讓人很疼。所以沒人願意被人去掉,但是靠自己來解決反而更是困難,因為它對於人的願望有一種很大的誘惑,它真的可以迷惑到他人和自己,以為這樣別人就發現不了它下麵那最不自信和最脆弱的東西是什麼。於是,人就很渴望這種東西一直安全地戴在那裏就好了,時間長了人就沒有感覺了,不知道它還該不該戴在自己的身上,於是,人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戴著它了。
要是大家都戴著這種公認的假麵具,時間長了,人就會覺得它就是人身上的一部分,是不能扔的。但是這種東西要是存在的話,就像我們總是躲在一個角落裏不出來,別人就看不清楚我們到底長的是什麼樣子,這種不清楚的模樣要是成天出現在孩子的麵前,那會是很嚇人的麵孔。
孩子看到的是這樣的一張麵孔的人,這樣不陽光的一種狀態的人,並且這個人還要每天和孩子相處八到九個小時,他給孩子帶來的是什麼樣的影響,很難想象。
所以,我們要是打算作為一個成天和孩子在一起的人,一個為了孩子成長而幫助他們成長的人,那麼必須要以真實的麵孔出現在孩子的麵前,不管擁有這種真實讓你花費多大的努力,讓你要付出多少代價都必須要去改變那種不真實。
這裏的真實並不是指,在我們想發脾氣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將自己真實的情緒一點不留地全部發泄出來。也不是說,我們是個嘮叨的人,隻會用嘮叨來表達對一個人的關愛,我們就可以真實地從早到晚對著我們要關愛的那個人不停地嘮叨。
這裏的真實,不隻是要求我們,不能在麵對孩子時做虛假的事情,更是要求我們自己要有意識地覺知到自己,作為一個人,在孩子麵前要真實地做好一個人應該做的所有的方麵。同時,每一個方麵的處理都是要很藝術地、智慧地對待,孩子才會從我們這個人身上感知到他人給予他的力量。
否則的話,我們所做的事情會毀滅一個人的一生。
感恩身邊的人
做教育是個嚴謹的事情,寫這本書我也希望我的態度是嚴謹的,而不是一個發揮感受的過程。
我在“李躍兒巴學園”工作的九年裏,經曆了太多這本書裏出現過的情景,那些圖片一樣的信息讓一個人一時不能相信這都是真實發生過的,而我要說的是,我所寫的這些故事裏的事情都是真實存在過的,也是我親身遇到的事情。
當我把自己的教育筆記再次拿出來看的時候,很多細節我甚至已經都忘記了,而它們當時確實那麼生動地發生了。很多孩子的對話,他們用不同的句式在表達著,其中的意思是那麼的有趣、鮮活,這些在我們大人身上已經很難再找到了。
每次我跟家長朋友交流孩子的狀態或者困難時,有太多相同的狀況出現在不同的家庭裏,需要我將同一個回複告訴不同的家長朋友。慢慢地我發現,是不是要寫一些東西讓更多的人都看到該怎麼去處理孩子的困難。
當我和一個很了解“李躍兒巴學園”教育的媽媽交流時,那個媽媽深情地說:“我們真的要感謝李躍兒將一種教育意識帶到了我們的生活中,不僅僅是體現在了孩子的教育中,她的作用是讓更多的人意識到教育的方向在哪裏。如果她不做這件事情,也許會有人來做。而在此,是她先做了,所以我們要感謝她的工作。”
交流到更多的內容時,我告訴這個媽媽,說我寫了一本書,她很好奇,就想知道寫的是什麼。她說:“你在‘李躍兒教育論壇’上寫的文章對大家很有幫助,要是能寫成書一定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