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一頂紅呢子的小轎從丞相府後角門一閃而出。抬轎的是兩個健朗的轎夫,旁邊走著的一個嫩黃色衣裝的是個小丫頭。
那抬前扛的轎夫邊走邊嘟啷,“少主子淨是給小的們難題,這雨紛紛的何苦還去上墳?老爺回來要是知道了,少主子您是沒什麼,可會苦壞我們這些跟班的,少不得一頓好打。”
那轎裏的人也不搭話,卻聽見抬後杠的小子說了句:“我說三胖子,你就愛碎叨叨,也不看少主子今日去給誰上墳,隻要咱們緊著點,倆時辰定能回得來,那時老爺也差不多散朝了。”
旁邊的小丫頭撐了油紙傘,低頭著,緊緊跟著轎子,“還是二狗子明理,你倆就快些罷,定要快去快回,莫要讓少主子受了寒。”
兩人便也不再多話,一口氣便到了城北的念慈庵。
這念慈庵在這風雨飄搖的動蕩人世也好幾十年了,隻道這庵裏為貴人祈過福,甚是靈驗,便是周邊列國都有來上香的貴族女眷,香火很是昌盛。
那三胖子壓低轎杆,丫頭上前掀起轎簾,“小姐,到了。”
這時從轎內走出一個八歲左右的小少女,一身白衣,清秀端莊。
與此同時,那念慈庵的山門也吱呀打開了,卻見走在前麵的正是庵主本人,法號無塵。
要知道這念慈庵號稱天下第一庵,其地位在這塵世可想而知,而這無塵本人又是位佛學深厚,自律異常的人,從不會見香客,便是上次燕國的皇後來了也是沒有出門迎接的,卻不想她能親自來迎接這位隻八歲大的小女子。
可見這小小女子與這念慈庵該是有頗深的淵緣。
白衣少女假意繃著一張臉,“信女驚擾庵主清修了。”
無塵庵主道了聲“阿彌陀佛”,又說,“小施主冒雨前來,快快裏麵請,奉上一杯熱茶,也好趨散些寒氣。”
聽庵主如此說,那白衣少女直搖晃著雙手,“不能喝不能喝,上次在庵主那喝了杯茶便花去了白銀一萬兩,事後想想真是心疼得緊。”
那庵主聽白衣少女這番話竟也笑了起來,雙手合十:“阿彌陀佛,小施主那一萬兩銀子是捐去修緝西大殿的,佛祖知道了也會保佑小施主平安如意。”
白衣少女這才笑了笑,“本是戲言,庵主不必掛懷,今日這茶就不喝了,請您替我收拾些香燭紙錢去西殿的後院,希望庵主能隨信女一同去上墳。”
在白衣少女的示意下,那丫頭從懷中掏出兩千兩銀票,交於了庵主身後的知客莫知大師。
在庵主的陪同下,白衣少女步行上階,行至西殿後院。
在西殿後院外不遠處有一處茂密的竹林,林間有一墳,不算新,但卻夠氣派。
墳前立一塊碑:
先妣蘇府季氏諱慕真之塚
女兒蘇婉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