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一章 煽動與傳謠(2 / 3)

“變成丹維爾也比繼續做國王的奴仆要好。”年輕人用理所當然的口吻回答。“怎麼能容忍一個以血統而不是能力來劃分人類天然貴賤的社會!”

【指富基埃——丹維爾,大革命恐怖時代的政府公訴人,許多“反革命分子”就由他對革命法庭提出公訴,由於政府律令禁止囚犯雇用律師為自己辯護,且不需聽取證詞,規定死刑為唯一刑罰,因此送進此法庭幾乎是將被處死的同義詞。然而在1795年,丹維爾本人被政敵送上了斷頭台。】

旁觀者們又是一聲猛烈的喝彩。

商人摸樣的中年人原本還想再爭辯些什麼,但是他看出了自己在這裏似乎不受歡迎,因而隻是歎了口氣,搖了搖頭,就轉身走了。

自感勝利的青年,再度對著自己的聽眾們大聲疾呼。“公民們,請牢記我今天所說的一切,法蘭西是掌握在你們手中的,不要放棄它!在需要你們站出來的時候,請勇敢地站出來吧!對一切進行清算的日子就要來了,你們準備好去承擔重任了嗎?”

“準備好了!”人群歡聲雷動,掌聲四起。

“那麼,請等待我們的召喚吧!”他高吼了一聲,舉起了自己的雙手,麵上帶著殉道者的光輝。

沒有人發現,他用隱蔽的視線掃了夏爾一眼,而夏爾則讚許地輕輕點了點頭,用眼神傳遞了一個“幹得好”的訊息。

“警察來了!”

“警察來了!”

突然,從各處傳來呼喊聲,被煽動起的人們一邊給低聲青年告警,一邊故意製造混亂阻止警察的靠近,給青年的逃離爭取時間。

“公民們,請記得我所說的!”青年再度大喊了一聲,然後從懷中掏出一大疊傳單拚命拋灑了出去,接著鑽入了一條小巷,最後消失不見。

“幹得好!”

在急速前行的馬車上,夏爾給青年遞過了一條手絹。“您真的辛苦了啊。”

“一切都是為了事業嘛。”青年人滿不在乎地搖搖頭,然後用手絹擦了擦身上的汗。“看樣子今天挺成功的啊。”

“嗯,確實挺成功的,應者如雲。”夏爾點頭同意。“我感覺效果從未這麼好過。”

“那是當然了,這裏的居民就愛聽這套嘛。”青年笑著回答。

這位就是波拿巴派組織內部的一位煽動家,不過夏爾隻見過對方幾次麵,而且從未打聽過對方的名字,對方也從未問過夏爾。

“不過,也要多加小心。”夏爾囑托了一句。“最近政府似乎是察覺到了什麼,查得很嚴。”

“嗯,我知道。”青年輕快地點點頭,顯得仍舊滿不在乎。“不過,有時候我真的差點被自己所說的那一套給迷惑住了,真想去真刀真槍地跟著他們去幹上一場!”

“一個煽動家不應該過多關注自己到底在說什麼。”夏爾低聲回答。“我們煽動革命隻是為了背叛它,請時刻牢記這一點。”

“我知道的。”

對波拿巴派來說,為了達成最後的目的,先行煽動平民的革命以便推翻王朝,是必要也是必須的手段。

而宣傳和煽動是一門技巧,是要區分對象的,要掌握對方的心理來製定針對性的策略。對每個利益訴求不一樣的群體灌輸同一種宣傳,效果將是極其可笑的。對貧民來說,帝國的榮光和輝煌的理想實在有些太過遙遠了,能夠激發起他們起來打倒現政權的,隻有看得到的利益、階級仇恨和共和主義思潮了。所以波拿巴派的宣傳家們,在貧民麵前也能毫無顧忌地客串共和主義激進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