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21方)

一般認為,咳嗽是一種保護性的反射動作,但長期的、頻繁的或劇烈的咳嗽,對人體的健康也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咳嗽大多由呼吸道疾病、胸膜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引起。中醫則將咳嗽分為內傷、外感兩類。風、寒、熱、燥等外邪侵襲於肺,均可引起外感咳嗽;而內傷致咳的原因較多,如《素問·咳論》指出:“五髒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近代醫家更為重視內傷久咳,大多認為內傷久咳皆屬虛證,與肺、脾、腎三髒的關係極為密切。不論哪種咳嗽,在對症治療無效時,都必須進一步詳細檢查,確診病因。

【方劑1】生梨1個,幹荔枝10隻,川貝母3克,冰糖少許。

【製用法】梨去心切碎,幹荔枝去殼帶核,將上藥蒸熟後趁熱吃下,每日1次,3~5天即可治愈。

【適應證】風寒咳嗽。

【方劑2】白蘿卜、梨各1個,生蜂蜜30克,白胡椒7粒,麻黃少許。

【製用法】上藥放碗內,蒸熟。服之。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3】桑葉25克,杏仁、冰糖各15克。

【製用法】用水2碗,煎成1碗,趁熱溫服,出汗即愈。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4】杏仁、桑葉、牛蒡子各9克,桔梗、薄荷葉各5克。

【製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

【適應證】風熱咳嗽。

【方劑5】茶葉5克,白蘿卜100克。

【製用法】將茶葉用開水衝泡取汁,再將蘿卜切片,置鍋中煮爛,加食鹽調味,倒入茶汁即可食用。每日2次。

【適應證】氣管炎咳嗽及多痰。

【方劑6】荊芥、陳皮、甘草各5克,百部、白前、桔梗各10克,紫菀15克。

【製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外感咳嗽。

【方劑7】鬆子仁、核桃仁各30克。

【製用法】共搗成膏,加蜂蜜15克蒸熟。每次服6克,用米湯送下,每日3次。

【適應證】肺燥咳嗽。

【方劑8】花生米、白果、百合、北沙參各25克,冰糖適量。

【製用法】水煎取汁,加冰糖服用。每日1劑。

【適應證】久咳痰少,氣短咽幹。

【方劑9】冰糖500克,陳醋500毫升。

【製用法】冰糖置於鍋內,再將醋倒入加熱煮沸,等糖全部溶解後,候涼灌瓶備用。每次服10毫升,每日2次。

【適應證】咳嗽、哮喘。

【方劑10】山藥30克,百合、天漿殼各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