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學入南山(2 / 2)

今天的鎮上顯得幹淨很多,代南山學宮管理庶務的鎮長早早的起床了,打理著一切,準備迎接南山學宮接引使者的到來。營河鎮今年鴻運齊天,出了兩個修真人選,一個是袁適,一個是木蘭,這讓鎮長很是高興。往年最多能有一個,尋常的是一個沒有。想到即將而來的獎賞,鎮長眼睛都眯成一條線呢。這和唐皇武三思不無關係。唐皇武三思得三教支持繼位後,大力推行文教,一方麵以報三教支持之恩,二方麵破世閥門閥壟斷製,給平民子弟出頭的希望,三方麵培養更多的人才以圖製霸,四方麵牢固執政基礎,平衡階級矛盾。文教關乎其支持力量,情懷與霸業,豈不重視。因此袁適等平民子弟才有更多的機會得以到學宮修習,踏上修真之路,較之以前的平民修士不知何其有幸。武三思因此也成為繼開國太祖明泰,一統南荒的成祖陽楊的聲望第三人。武三思文治已顯,武功不知何時。

袁適在父母和鎮長的陪同下,在驛館裏等著上使的到來。袁適去的是南山學宮的青鬆院,而木蘭去的是蘭夢院。蘭夢院的上使將在三天後到達營河鎮,倒是避免了一場尷尬。袁適有的不是緊張,或者說被對父母的擔心所掩蓋。媽媽一直握著他的手,爸爸就時不時起身走走,看看袁適,說一些重複的話。袁適一邊安慰父母,一邊委托鎮長代為照顧。鎮長自是滿臉答應。上使身著淡青色的道袍,背負著雙手,從空中徐徐落下。鎮長最先做出反應,噓寒問暖,好不熱切。上使倒是一臉平和笑容,笑著看向袁適,說:“學生,看誰來呢。”袁適有些驚訝後,立即變得欣喜起來,上使原來是當時五鎮會考時的考官,李達。這位李考官考完袁適後還額外的多問了幾個問題,袁適的回答令他很滿意,便對袁適多上了心。袁適不喜歡死讀書,學什麼東西,他都會認真的思考,分析歸納總結。這往往是學霸的優良品質。當時考試時,袁適喊他上使,李達沒同意,讓叫他李師。袁適當時隻是認為上使有愛才之心,卻不想李師有今日之舉。袁適高興恭敬的說道:“李師好,李師一路辛苦。”鎮長略有深意地看向袁適,嗬嗬笑道:“原來是熟識啊,上使進去做,我讓下人做好飯菜。”袁適也不點破,介紹一下自己父母後,迎著李師進屋休歇。父母一開始還怕袁適說話沒分寸,待看到上使對他們很客氣的樣子也就知道自家兒子很爭氣了,緊著的心也就放下了。

用完飯後,李師看向袁適一家,說道:“明天一早出發,準備一下。”袁適起身致謝,按住了準備起身的父母。本該下午走的,鎮上又沒什麼值得留戀的,李師還是很有人情味的。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少年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