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燈火通明魅影重重(1 / 2)

九宮山是一座無比雄奇險峻的山脈,史書上稱其為“既有江南山峰之奇秀,又具塞北嶺嶽之雄偉”,占地極廣,方圓數百公裏。

九宮山曾是佛教聖地,元朝時,順景帝下旨於此山中雲中湖畔,征召數十萬民夫,費時九年,修建了九座規模宏大氣象莊嚴的佛宮,因此後人稱此山為九宮山。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鬥轉星移天地易主,時間到了千多年前元滅而明興。

由於大明王朝乃西方極樂世界一叛離之人所創,曆代統治者天生就有抑佛的基因。至六百年前永樂大帝更甚,大明王朝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滅佛運動。當時九宮山早已是一方佛教聖地,不忍目睹佛門胡遭枉殺,九宮山三大聖僧遂聯袂入京麵聖,勸永樂大帝放下屠刀。

三聖僧麵聖的具體詳情不為外人所知,結果卻是眾所周知——永樂震怒,調五十萬大軍馬踏九宮山。

九宮山數千僧眾被屠戮一空,血流成河彙入雲中湖,雲中湖水被染成一片血海。九座佛宮被縱火焚燒,大火燒了整整一月才熄滅。

如此依然沒有平息永樂怒火,下旨龍虎山天師府在此布下鎖天絕脈大陣,掘其靈根斷其靈脈,山川本是鍾靈毓秀之地,經此浩劫的九宮山自此卻是赤壁裸岩滿目瘡痍,一片荒蕪蕭瑟。

永樂毀滅佛教聖地九宮山,在這個人人尊佛佛教無上的婆娑世界無疑引起了一場地震海嘯。

佛山震蕩,一萬佛子率領由數十個國家集結而成的數百萬東征大軍,浩浩蕩蕩朝大明王朝發起了滅國戰爭。

麵對舉世為敵的境況,永樂大帝禦駕親征,率王朝大軍悍然出擊。永樂大帝一代雄主,有經天緯地之才,直麵佛山的勇氣隱隱堪比開朝太祖八重大師。

東征大軍節節敗退,王朝大軍一直打到佛山腳下巨野澤畔。最終雙方簽訂了千年不戰之約,史稱“巨野之盟”,由此奠定了佛山大明王朝,一東一西雙方雄霸天下的世界格局。

第二日天色才亮,明德繡莊的隊伍便開拔上路,日暮之前,那座曆經繁華浩劫影響整個世界與人類文明走向的著名山脈便映入所有人的眼簾。

日薄西山,淡淡餘暉斜照天地,九宮山的裸岩赤壁映著漫天餘暉,雖然是一方蕭瑟世界,卻也透露出幾分莊嚴神聖的意味。

隊伍沒有絲毫停留,繼續朝山中挺進。

待天色全黑,已經入山數十裏,隊伍掌起燈籠火把繼續前進。山路崎嶇難行,所有人早就棄馬步行,楊秀隨著隊伍默默埋頭前行,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多遠,隻感覺一路是在蜿蜒向上。

又行了一陣,前方隊伍猛然傳出一陣驚呼,一股冷厲的山風呼啦啦的刮過來,露在外麵的火把頓時被吹滅,隻有那些燈籠在風中淒慘的搖晃明滅閃爍著。

楊秀抬頭往前一看,借著朦朧天光,依稀可見九座山峰巨大的剪影圍城一個圈,在九座山峰中間則是一方不知多大的漆黑空間,空洞洞的朝天張開,就像是巨獸張開的大口,向天作無聲的咆哮。

所有人看著眼前這番景象,都被震驚的久久無語。

這裏就是九宮山雲中湖,自從六百年前永樂大帝馬踏山嶽火燒佛宮後,雲中湖隨即幹涸枯竭,如今隻剩下一片穀底深淵,與湖畔那些佛宮的斷壁殘垣一起默默訴說著那段悲慘往事。

穀口山風勁吹,冰冷刺骨,人人站立不穩,楊秀被吹得左右搖擺,要不是被龍虎兄弟扶住隻怕就要被刮跑。

“都別傻站著!入穀!”隊伍前方那名帶隊的顧小婉貼身侍衛大吼一聲,指揮著隊伍朝穀底行去。

隊伍又經過一段艱難跋涉才下到穀底,楊秀看著身邊那些被水流衝刷浸蝕成不同形狀的岩石,很難想象這裏在數百年前曾有一片湖。

又行了好久,隊伍一直在幹涸的湖床上移動,前麵一排岩石般的黑影突然動了起來,並且朝隊伍“滾”了過來。

所有人都嚇了一大跳,“嗆啷嗆啷”刀劍出鞘聲不斷響起,所有家將護衛都拔出兵刃嚴陣以待。

“大小姐!大小姐!”

隨著一道蒼老的聲音響起,那些“岩石”滾到隊伍不遠處,人們這才看起那些影子並非是岩石,而是一群衣帽裹得嚴嚴實實的人。

“老奴方仲拜見大小姐!”打頭的是個胡須花白的老者,老者恭恭敬敬的,對行在數名護衛身後的顧小婉行了一禮,顧小婉連忙上前雙手扶起老者,溫言說道,“方伯快快免禮,有勞您老人家久候了。”老者連道不敢不敢。

此時所有人都圍了上來,百來支火把燈籠將一大片湖床照得白晝也似的雪亮,楊秀看清那些突然冒出的人都是一副明德繡莊中人的製式穿著,在他們身後紮著十幾個帳篷,一車車貨物堆放在帳篷周圍。看起來這些日子這些人一直都守在這裏。

顧小婉好言寬慰了一番老者方仲諸人,跟著令人安營紮寨。

數百人借著火光一起開動,不一時便在方仲等人帳篷周圍又起了一片帳篷,燈火通明,數十名侍衛撒出去巡邏警戒,此地突然搖身一變成為一個小小營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