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入城遇變人生如夢(1 / 2)

剛剛打春,北方正飄著大雪,路麵積著一腳厚的雪粒。

山上走下來四個人,一個中年,三個十四五歲的少年,全穿著粗麻衣服,裏外幾層的裹得嚴嚴實實,看上去土裏土氣,卻又十分幹淨,整潔。

山腳的客棧小二早看見來人了,等走近些,趕忙笑臉迎上去,“打城裏去?先歇歇腳進去考考火吧。”一邊說著一邊要去接過行李。

當先的少年驚了個機靈,一把護住包裹。中年早見怪不怪了,將自己的行李直接給小二扔過去,笑著道:“瞧那點出息,還怕被搶了去不成。”

最後麵的少年也是笑了,模仿著長輩的語氣道:“娃兒們,你們是要進城去見大世麵的人了,莫讓人看輕了。”說罷把自己的包裹扔給小二。

中間的少年有樣學樣,卻是小心翼翼的交到小兒手裏。

小二身高不過一米六七,接過三個包裹已經很是費力,看了眼還在護著包裹的少年,少年有些不知所措,轉頭看向身後,卻不是看那中年,目光落在了最後的少年身上,隻聽得他說道:“拿著罷,小二哥也拿不下了。”

少年應了一聲,卻是將手裏的包裹摟的更緊了。

小二看著解了圍,接道:“外麵怪冷的,幾位快些進去烤火,好暖和暖和手腳。”

客棧裏十分簡陋,隻放著五六張桌子,其中兩張已經有了客人,正中擺放著一個櫃台,老板娘低頭打著算盤,客棧中間放了盆炭火,火焰燒的正旺,旁邊有幾個人圍著取暖。老板娘見來了客人喊道:“熱茶招呼著。”

剛待坐定,跑堂的喊道:“熱茶來嘍。”

桌上四個大碗,跑堂的提著茶壺給每人澆了半碗,又道:“幾位吃點什麼?”

中年拂去袖子上的積雪道:“一籠包子,一碟醃菜。”

跑堂的沒有再問,隻管準備去了。

四個人來自山裏的小村子,名字俗氣,叫做三石村。中年輩分最高,排下來幾個少年都叫他三叔,當先那個拘謹的少年叫楊二虎,中間不曾說話的叫劉貴,最後那個少年叫三石,和村子聽著一樣俗氣,從小大家隻叫他三石,不知道姓什麼,他爹是外來戶。

客棧裏幾個相熟的人談起了天氣:“這場大雪真是突然,隻怕沒個幾天這雪啊停不下來嘍。”

旁邊有人響應道:“可不是嘛,外麵的雪都有一腳厚了,這可耽誤了不少事。”

其他人聽著也響應幾句,不大會客棧裏一群不相識的人竟熱絡了起來,三叔插了幾句,所談的都是些天氣啊,莊稼收成,三叔不由有些無趣。

對幾個少年說起城裏來,“這次讓你們好好見識一番,城裏的大戶人家出門都是坐著轎子,身邊跟著仆役小斯,那排場,看了心裏就癢癢的,吃飯都是吃什麼山珍海味燕窩魚翅,甚至很多聽都沒聽過,有次啊,我們老爺丟了隻貓,那貓可不是一般的貓,是大夫人的愛寵,每天抱著不離手,這還了得,全府上上下下都忙起來了,真叫一個亂,最後你們猜怎麼著?被我在一個角落給找著了,老爺可鬆了一口氣,對我是百般感謝,請我同席吃飯,那飯叫一個豐盛,吃了三分之一都不到就全飽了,大夫人也感謝我啊,還給我斟了杯酒。從那以後我在府中也是個人物了,誰不對我禮讓三分......”

二虎和劉貴聽得肅然起敬了,眼裏三叔的身影逐漸高大起來,在村裏哪有這些故事可以聽,三叔真是厲害啊。唯獨三石看著桌上的醃菜發起呆來,心不在焉的。

三叔是城裏大戶人家的仆役,幹了十幾年了,聽說混的有滋有味,回到村裏總少不了帶些稀罕玩意,又時常講些城裏的故事。

這次三叔回到村裏喝醉了酒,被人家幾句引導,放出豪言壯語,提出要帶幾個後輩跟著自己進城,去看看世麵。次日酒醒,好些人當麵提了幾句,三叔恍然大悟,心裏狠狠得扇了自己幾個耳光,又不得耍賴,隻得應著。

傍晚三叔一行人走進城門,終於到達梁城。

三米高的城牆,馬車,街道,令人應接不暇。穿著絲綢衣服的大老爺,背著手,走路昂首挺胸,後麵跟著三四個仆人小斯,遠遠便令人敬畏。穿著花色長擺裙的夫人,小姐,有麵生高貴的,有靈動誘人的,抬手彎腰,自有一番風采。梁城的一切真像三叔說的一般,村裏是比不得的。

三叔先是安排幾個後輩住在客棧,便忙著托朋友去打聽了。

客棧的服務自是周到,早間敲門致禮,飯菜稍後直接送到客房,午間有雜役過來清理打掃,就連晚間都有熱水送上門來,這番伺候似若人間天堂。

進城的第三天才有了消息,三叔趕來說:“福氣好啊,是城裏劉大人的陳管家,我拖了好些人才找到這個關係,快過年了,劉大人家的幾個仆役回了老家,人手不夠,便宜你們三個了,快點收拾東西跟我去見陳管家。”

一家酒樓裏陳管家已經備好飯菜坐席等候了,看見三叔連忙起身迎接,這位陳管家一身絲質長袍,豎個發髻,看上去好生氣派。

陳管家對場麵話顯得極為嫻熟,又毫無派頭,一會問道飯菜是否合口,一會起身為三叔斟酒對飲,還不忘幾個少年,不時說幾個笑話逗樂,本來有些拘束的幾個少年幾句話的功夫也放得開了,茶飯間十分親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