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醫道本一家(2 / 3)

到了上虞之後,他的注意力卻有所轉移,沒辦法,劉同壽實在太搶眼了。預言、救災什麼的倒也罷了,但那個年旦評卻狠狠的擊中了李言聞的要害,連梁蕭那種人都能中舉,自家兒子這麼聰明可愛,又怎麼會不行?

和很多士子一樣,他找上了劉同壽,用比劉同壽求藥還有誠意的態度,好話說盡,隻求一評。

劉同壽當時就淚流滿麵了。

都是忽悠人,他這年旦評比人家的月旦評技術含量可低多了,就是個樣子貨。拿來忽悠人自是無往而不利,一較真可就抓瞎了。

梁蕭中舉也許是因為自己的影響,也有可能是曆史本身的慣性,後者的可能性倒更大一點,自己隻是誤打誤撞罷了。

但劉同壽很清楚,李時珍的科舉之路注定是艱難的,鄉試本身的難度就很高,而李時珍的心思又沒往經史上麵放,他能中舉才見鬼了呢。關於李時珍的記載,明明白白的寫著:少年三次鄉試不中,回家跟老爹攤牌談判,成功說服老爹,就此走上了神醫之路。

何況,他還答應了李時珍,要盡早勸李父改弦易張,讓兒子放棄科舉,早入杏林,為了這個,他還特意在府城幫李時珍揚名。

所以,他隻能含淚婉拒了李言聞的要求,並且提出了當醫生更有前途的觀點……然後,李言聞就怒了。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求職者被麵試官告知,說他不適合當白領,更適合去工地搬磚,他會是怎樣的一個心情?李言聞的心情,就跟這個求職者差不多。

醫生比當官更有前途?這不是笑話麼?

別說是明朝了,就算換到二十一世紀的華夏,也沒人敢這麼說。那個時候醫生的地位的確很高,不過隻是相對於普通人而言的,在官員麵前,一切職業都隻能是渣。後世衙門招聘幾個有編製的清潔工,都能吸引上萬人報名,醫院有這種號召力?

劉同壽再能忽悠,也不可能把黑的說成白的,所以,他悲劇了。

兩人的關係一下降到了冰點,每次看到劉同壽,李言聞的眼神都冷冰冰的。若不是韓母的病還沒好利索,韓應龍又正式將李時珍收入門牆,並承諾帶少年神醫同去京城,說不定他已經拉著兒子回湖北老家去了。

當然,有失必有得,經此一事,李時珍對劉同壽的好感度大增,原來相處時的些許拘謹全然不見,那個親熱勁就別提了。與他爹對小道士的態度相比,那就是冰火兩重天啊。

將這位大能納入班底,劉同壽深表欣慰。

但是,這位大能代表的是未來,他還需要很長的時間成長,解決不了眼下的當務之急。在未來和現在抉擇了一番的劉同壽發現,自己的行為很正確,但同時也很失敗。

今天他又點了個探花,李父未必圍觀了,不過東山鎮就這麼大點地方,他肯定也收到消息了。這個時候上門求助,不被打出來才怪呢。

劉同壽可憐巴巴的望著李時珍,若是能揠苗助長的話,他恨不得一下把兄弟變成大叔。

李時珍被他看得很有壓力,他努力的思考著,想給小道士一點安慰。

“同壽,你要這種藥到底要做什麼啊?莫非……”他轉頭看一眼楚楚,語重心長的說道:“你別怪我囉嗦,不過你和楚楚妹子年紀尚幼,這個身量還沒有長成,按說行房都……咳咳,你懂的,這生兒育女之事,還是來日方長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