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的特性與以手診病
從手診出疾病
手診是運用視覺、觸覺等,通過手上不同部位的征象進行疾病的預測、診查、治療,以了解人體健康或疾病狀況的一種特殊診斷方法。它通過對手形、指形、指紋、掌紋、手色、指甲等各部分的觀察,全麵搜集診斷依據,以中醫理論為指導、以全息醫學為基礎,中西醫結合運用,動態而直觀地揭示人體狀況的發展趨向,從而為保健治療提供客觀而豐富的診斷資料。
人類認識自然,80%以上信息都經由視覺獲得,無論西醫的“視、觸、叩、聽”,還是中醫的“望、聞、問、切”,觀察人體表征的診病方法均列首位。而我們現在所說的手診,是指對手部的望診,它主要分為氣色形態、手紋和手形三大類。
手診的發展
手診的起源可追溯至遠古時期,人們通過長期觀察手上的紋路,發現了疾病與紋路的規律性變化。後被廣泛運用於醫家對病情的診斷中,到清代時還出現了手診的專門著作。現在手診已成為中國醫學臨床診斷的一部分。
手診診哪裏?
掌紋
分布在手掌表麵的各種紋線,觀察深淺排列等來診病
手形
觀察手的形狀大小來診病
手色
皮膚的顏色,如紅潤度、特殊顏色以及顏色分布來診病
指甲
觀察指甲的顏色、表麵紋路以及特殊情況來診病
指紋
十個手指的指紋,根據指紋的紋路來判定健康狀況
指形
手指的形狀往往預示著人的性格以及健康狀態
時刻反映身體變化的“晴雨表”
手與人體內髒、經絡和神經都有著密切聯係,而各種疾病或多或少跟內髒器官也有聯係。所以,如果體內潛在有病理變化時,不論是早期的、中期的,還是晚期的,都會或隱或現地在手上反映出來,留下不同的印記,從而給我們觀察時提供診斷依據。具體到掌紋來說,它的形狀由遺傳決定,一般比較穩定,但當其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時,就會發生改變,從而提醒我們身體正在悄悄地發生變化。
生命的第二張臉
經過手診專家多年來的實踐總結,望手診病已基本形成體係。目前主要是通過觀察掌紋、手指、指甲和手掌的色澤、形狀、紋理等方麵的變化來預測、判斷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其中掌紋診病的運用最為廣泛,通過觀察、分析掌紋可以診斷出一百多種疾病,因此掌紋也被稱為“生命的第二張臉”。
手診給我們提示了身體的健康狀況和可能發病的信號。學習和研究手診,有助於了解先天稟賦、“七情”活動、發病狀況、病勢趨向以及各種隱藏的疾病等,不但給醫務人員診病提供線索,也有助於個人對自身健康的觀察,以便及早進行自我調控,防患於未然。
手掌各部位對應的病症
人體所有髒腑器官的病變都會在手部有所顯示,根據這些不同的表征,我們就可預測、診斷身體的健康狀況。
手診基本流程與應用
手診源於中醫,是指對手部的望診,主要分為氣色形態、手紋和手形三大類。手診可以預測疾病的發生,達到及早發現、及時治療的效果,因而越來越為人們所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