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以布衣的身份參加義軍,最終脫穎而出,以至定國大明,隨之朱氏一族統治中國,曆經十六帝,至崇禎帝殉國,帝業長達近三百年之久。朱元璋和他的子孫們創造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明朝畫卷。但是,在他們共同寫就數千年輝煌壯麗的曆史樂章、繪成斑斕多彩曆史畫卷的同時,也給我們後來的人們留下了無數難以索解的曆史奇謎。
朱元璋真的做過和尚嗎
朱元璋,字國瑞,原名興宗,小名重八。他是明王朝的開國皇帝,他叱吒風雲,治國馭人之術可稱得上曆代帝王之首,但他也是中國曆史上皇帝中出身最低微的,他的童年是十分淒慘的,為了活命甚至還出家當了和尚。
元朝末年兵亂四起,天災人禍,民不聊生。朱元璋的父親朱世珍,又名朱四六,是個老實本分的人,本是金陵人士,為了避難,遷到江北的長虹縣,後又搬到泗州,最後才落戶到淮南濠州。初到濠州,人生地不熟,一家人隻能去投奔朱世珍的從前好友鍾離縣皇覺寺的長老曇雲和尚,由曇雲長老出麵在空地上蓋了一間茅屋,讓朱世珍一家人居住。又代他買了一頭牛,去給東鄉富戶劉大秀家耕田。三個兒子去山裏砍柴,從此一家人勤儉過活。
元天曆元年(1328年)九月十八日,朱元璋出生了。據傳,他母親分娩那天,香氣滿室,還有一縷紅光直上天際。剛開始村裏的人還懷疑是朱家失火了,都拿著救火的工具,奔向朱家。四處尋找,卻沒有火,心裏都十分詫異。就在這天夜裏,朱元璋母親生下一個黑臉男孩,其父為他取名朱元璋,字國瑞,因排行第四,小名叫朱阿四。
朱元璋自幼聰明頑皮,並曾經讀過幾天書,所以鬼主意最多。常玩的遊戲就是扮皇帝,他穿著破衣爛衫,把棕樹葉撕成絲絲縷縷,粘在嘴上當胡子,用一塊車輻板放在頭上頂著當作平天冠,然後往土堆上一坐,就裝模作樣稱起皇帝來,還讓夥伴每人撿一木塊,用雙手捧著,三跪九叩,並高呼萬歲。
當放牛娃,不僅常挨主人打罵,而且經常吃不飽,隻有餓肚子放牛。有一天,孩子們在外麵放牛的時候餓了,但天早又不敢回家,怕財主罵。一起放牛的小夥伴也是朱元璋日後衝鋒陷陣的大將周德興、湯和、徐達等許多孩子,你一言我一語,越說肚子餓得越凶。於是朱元璋出點子,將一頭小牛犢殺掉,大家烤著吃了。沒多久,隻剩下一張牛皮、一堆骨頭和一條牛尾巴。吃完了,但回去怎麼向地主交待呢?大家都發愁了,於是互相埋怨。朱元璋於是站出來,想了個辦法,他讓大家把牛骨和牛皮埋了,把血跡掩蓋起來,然後把牛尾巴插到山上的岩縫裏,就說小牛鑽進山洞裏去了,拉不出來。小夥伴都紛紛讚同。這個天真的想法當然瞞不過地主劉德,結果是朱元璋被毒打一頓並趕回了家,而且給父親增添了賠償小牛的債務。雖然吃了虧受了苦丟了飯碗,但是朱元璋卻因敢作敢當而深得小夥伴的信任。成了真正的孩子王。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為朱元璋以後成就霸業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1343年,濠州發生旱災。不料次年春天又發生了嚴重的蝗災,莊稼被蝗蟲吃得幹幹淨淨。禍不單行,接著又發生了瘟疫。一時間,家家戶戶都死人,一個村子中一天中竟死去十幾人,甚至幾十人。這一年朱元璋才17歲,經曆了人世間最痛苦的悲哀和折磨。朱元璋的家人也感染了瘟疫,親人一個個地離他而去,後來隻剩下了他和二哥倆人。家裏又沒錢買棺材,甚至連塊埋葬親人的土地也沒有。朱元璋和二哥放聲痛哭,驚動鄰居劉繼祖,於是繼祖給了他們一塊墳地。他們兄弟二人好不容易找了幾件破衣服包裹好屍體,將父母安葬在劉家的土地上。
家破人亡的慘痛,深深地影響著朱元璋的心境,使他仿佛跌進了無底深淵。為了能夠生存下去,朱元璋不得不到處找零活做。他讀過幾個月的書,認得一些字,也幹過幾年農活,不文不武;年紀輕,力氣小,找工作不容易,最後到了剝樹皮,掘草根的地步,為了活命隻好進了附近的皇覺寺受戲,當和尚,以便混一碗飯吃。但寺裏的糧食也不多,朱元璋又生性好強,不願寄人籬下,沒多久,朱元璋便做了一個“遊方”的小和尚,實際上就是身披袈裟的小叫花子。
朱元璋在離開皇覺寺以後,邊走邊乞討,他聽人說哪裏年景好就往哪裏走,他從濠州向南到了合肥,然後折向西進入河南,到了固始、信陽,又往北走到汝州、陳州等地,東經鹿邑、亳州,於1347年又回到了皇覺寺。當時他已經21歲了。在這流浪的三年中,他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接觸了各地的風土人情,見了世麵,開闊了眼界,積累了社會生活經驗。艱苦的流浪生活鑄就了朱元璋堅毅、果敢的性格,但也使他變得殘忍、猜忌。這段生活對朱元璋的一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正是由於他出身於窮苦農民,兒時有著痛苦的經曆,親身體驗過窮苦百姓的生活,所以他做皇帝時所采取的一些政策都與他的出身和經曆密切相關。
朱元璋是如何殺掉小明王的
朱元璋在起兵之時,其實名義上就是小明王韓林兒的屬下,可是後來,隨著朱元璋勢力逐漸的強大,他命廖永忠迎小明王到自己的軍中,途中小明王在坐船時落水,就這樣不明不白地死掉了。
朱元璋最初起兵的時候投靠的就是勢力較大的紅巾軍。紅巾軍內部從一開始就派別林立,各自為政,但名義上他們卻還隸屬於同一個旗號之下,這就是號稱“小明王”的韓林兒建立的宋王朝。韓林兒的父親韓山童是白蓮教起義軍的一個地方領導人,他死了以後,他的幼子韓林兒被推為“小明王”,據說他們家族是早已亡國百年的宋朝王室的後裔。在劉福通的策劃推動下,韓林兒重建了宋王朝,國號龍鳳。小明王自從被朱元璋從安豐救回來後,就一直聽從朱元璋的安排住在滁州,一轉眼已經三年了。他住在滁州朱元璋為他蓋的皇宮裏麵,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綾羅綢緞,整日隻是在宮中和侍女妃子們飲酒作樂,反正外麵的戰事一概由朱元璋處理,他落得個輕鬆自在。每日隻管吃喝玩樂,什麼事也不用管。
後來,朱元璋的勢力一天天強大起來,他逐漸打敗了眾多的競爭對手,自封為吳王,此時的朱元璋再也不能容忍這個傀儡皇帝的存在,他下定決心要把這個阻礙他登上帝位的人除去。於是,一場弑主的陰謀就這樣展開了。
一天,小明王正悠閑的在宮中喝著酒,朱元璋派使者廖永忠來接他到應天去,小明王一聽不由得心中高興,覺得朱元璋對自己真是不錯,不但從安豐把自己救了出來,還讓自己做了一個清閑自在的皇帝,這時聽說朱元璋要接自己去都城更是高興,那應天城可是六朝古都,小小的滁州城怎能與其相提並論。他立馬高興地接見了使者廖永忠。廖永忠把朱元璋的意思說了,還大大吹噓了一番應天城的繁華,請求小明王馬上準備起身。小明王本來就很樂意,一心想去住應天城中更大的皇宮,二話不說就答應了,並讓廖永忠去安排一切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