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爆炸事故(1)(1 / 1)

第一章爆炸事故

兩個沒有爆炸的氯氣罐還聳立在那裏,隨時都有可能再次發生昨天晚上的慘劇。當務之急,是想辦法把這兩個氯氣罐先解決掉。引爆,看來是目前最可行的辦法,不能再讓人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去做任何犧牲。

本世紀初。

8月19日,南嶺難得一見的陽光穿透晨霧,照在一張疲憊的臉上。

在南嶺舊城一石化工廠大門西邊的一座簡易小樓裏,省長劉雲波已經十多個小時沒有合眼了。他布滿血絲的眼睛靠意誌力強硬地睜著。

這裏是一石化工廠事故處理指揮部的臨時辦公室。劉雲波站在窗前看著被氯氣罐炸成一堆瓦礫的工廠,問:“調查組到哪兒了?”

崔長青市長從木椅上傾了傾上身,答:“已經上城南高速了,二十分鍾差不多應該能到。”

劉雲波仍然心事沉重,又問:“群眾都疏散了?”

崔長青回答:“群眾沒問題。現在最頭痛的是媒體,都要往裏衝。”

“一個也不許放進去!這道關一定要把死!”

南嶺軍分區某師王政委湊了過來:“如果調查小組同意爆破方案,爆破時間越早越好,要趕緊清場!”

劉雲波點點頭,低聲但堅定地說:“是得快。”又問,“張天芳呢?”

省政府秘書長張天芳正斜在簡易沙發裏做夢,半醒半夢中聽到劉省長叫他,本能地跳起來:“在,我在。”

劉雲波口氣強硬放慢節奏布置道:“爆破作業現場放進去一個記者,就是你的責任。這道關要把死了。”他又看著王政委,問,“王政委,如果上午9點能夠順利啟動炮擊,你估計幾點能結束?”

“如果一切順利,11點應該能結束。”

張天芳對省長劉雲波說:“這個消息是否可以通過通訊社發個通稿?先安定一下人心。”

劉雲波看了他一眼,又轉向王政委,問:“如果不順利呢?”

王政委想了想:“有九成以上的把握。”

張天芳:“發個消息對安定人心有作用。”

劉雲波想了想:“九成?不是十成就不發!”

四年前,劉雲波從部委調到南嶺,最初踢出的一腳就是國企改製。一石廠是南嶺十七家國防廠中的一家,位於南嶺省府舊城市區的最南端,曾經是近萬人的大型國防化工企業。改革開放後,軍工業全麵衰退,一石廠生產的軍工塗料更是沒有市場,近二十年處在倒閉邊緣。劉雲波一到南嶺就拿一石廠做試點,引進資本,完成改製。但是,這些從理論上和合同文本上已經完成的動作,到了一石廠的老工人那裏卻什麼都不是。資本收購方對一石廠的改造舉步維艱。這點,劉雲波有所耳聞,但,誰又能想到,昨天晚上,一場氯氣罐泄露繼而引發的大爆炸,竟把環繞在氯氣罐周圍兩百米的廠房全部炸了個粉碎,當場十三人死亡。死亡的人全是一石廠的精英,當時他們正在廠部開會,忽然聽到爆炸聲四起,衝到現場,十四人中十三人當場遇難。一個活人進去,就像被送進了火葬場,眨眼工夫就沒了。慘啊!

唯一的幸存者——老車間主任還躺在醫院,至今未醒。

兩個沒有爆炸的氯氣罐還聳立在那裏,隨時都有可能再次發生昨天晚上的慘劇。當務之急,是想辦法把這兩個氯氣罐先解決掉。引爆,看來是目前最可行的辦法,不能再讓人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去做任何犧牲。遠距離引爆,這是指揮部的決定。

調查組就要到了,他不想在引爆時再出任何差錯。他要等,等到王政委這邊完全準備好,再發出新聞稿。不能出錯!他反複提醒自己。

上午8點40分,通訊社的消息在各大網站循環滾動:舊城將於上午9點整對剩下的兩個氯氣儲存罐啟動炮擊爆破,承擔炮擊爆破任務的是嶺南軍分區某師炮兵團。

這條消息以光速飛向了960萬平方公裏大地上的各個角落。“調動軍隊”,“使用炮擊”,這些驚心動魄的詞語像一道一道閃電在人們眼前驟然爆發。南嶺舊城一石廠殘留的兩個氯氣罐,立刻成為全國人民關注的焦點。然而,此時的劉雲波還以為這條消息仍然安靜地捏在他的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