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我
“甘肅岷縣自古就是‘西控青海,南通巴蜀,東去三秦’的交通要道,由於盛產中藥材,素有‘千年藥鄉’的美譽,而其中尤以‘岷歸’聞名遐邇,稱之為‘中國當歸之鄉’。當歸宜高寒、喜陰,我們日常所見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當歸的根。”
“小夥子,我就是來買個藥,你沒必要跟我瞎白活這麼多,我兒子讓我用當歸泡水,能對身體好,我就來買一兩回家試試。”
“大媽,這可不行,咱們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要不喝壞了,那就麻煩了,您兒子一片孝心也就打了水漂兒了。”
“你說什麼呢你,不賣我去其他藥店買去。”
“賣賣賣,哪有不賣的道理啊,您稍等,我這就給您抓藥去。”
一分鍾後
“大媽您的藥,拿好了,每天每次隻能泡2-3片,並且剛開始喝的時候,可能會覺得口渴,都是正常現象。您堅持喝對您身體好。”
我名字叫貝示,由於“示”是“二”和“小”組成的,大家都叫我“小二子”。我是這個藥店的一個普通員工,主要負責中藥的抓藥、取藥、熬藥和賣藥。
平時沒啥事兒的時候就喜歡看看中藥的書,聞聞中藥的味道——那種被太陽長期曬過的植物的味道。
從小我體弱多病,家那邊也沒啥醫院或診所,村裏就有一個老中醫,還是個赤腳醫生,姓遲,但是沒有人叫他的名字,大家都統稱叫他老中醫。說是老中醫,但好像沒治好過多少人,沒辦法,整個村就他一個懂點兒醫術的,大家有病還是得找他。不知是不是瞎貓碰上死耗子了,他給我開的藥還是很靈的,每次都能藥到病除,身體也一天一天的好了起來。
後來,我經常去騷擾老中醫,讓他教我一些醫術。
“老中醫,求求您了,您收我為徒,教教我醫術吧!”
“小二子啊,真的不是我不教你,是我自己的水平真的有限,教了你等於害了別人。”
“我知道您水平不高,但是您好歹在咱們村是最高的啊,我不請教您,我請教誰去啊!”
“要不這樣,我給你幾本書,你拿回去看看,書上寫的都比我教的好。不會你再來問我,我要是也不回你就記錄下來,以後等你長大了,有機會到大城市找找高人問問。我就不收你為徒了,咱們倆就是互相討論。”
“那也行。”
於是我從老中醫那裏拿了幾本書回家,書都是破破爛爛的,感覺被風一吹都會散掉。書頁也都已經發黃,還有各種湯漬,油漬。一邊翻書,一邊聞著陳年老菜油的味道。
中醫講究經絡,《黃帝內經》載:“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並有“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其中又以十二經脈為主,它們分別隸屬於十二髒腑,各經用其所屬髒腑的名稱,結合循行於手足、內外、前中後的不同部位,並依據陰陽學說,給予不同的名稱。十二經脈的名稱為: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