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還我本真(5)(1 / 1)

“來不及?”

“強健體魄,振興精神,這些都是很好的,但是,卻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達成的。”陳真說,“現在日本對中國的不軌之心,已經日益彰顯,中日開戰,迫在眉睫。今時今日,治國軍最需要的,不是一套能夠幫助他們延年益壽、領悟大道的拳法,而是能夠在戰爭中,能夠更快推廣,擁有更強大殺傷力的武器。”

張學良愣了一下,說:“‘三〇’式步槍。”

陳真點了點頭,道:“沒錯。”

他看到了張學良意外的目光。大概這位少帥從來都沒有想過,這樣“唯武器論”的話,會出自精武門陳真的口中吧?

但其實,這才是延續了師父的“精武”精神啊。國難當頭,生死存亡,一個衰微民族,又應該如何禦敵自保?

“精”良的“武”器,帶給士兵的自信,賦予士兵的強大戰鬥力,在這個時候,是多麼的可貴?

從這個角度來說,‘三〇’式步槍,不也是在強健國人“體魄”,振奮民族“精神”嗎?

天氣漸漸寒冷,十月初的時候,奉天下了今年的第一場雪。治國軍換上了冬裝,街上的人們,也都用棉襖皮裘,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

張作霖又回了北平,繼續他那針氈釘板一般的國民大元帥之位。學生在鬧學潮,工人在鬧罷工,馮玉祥咄咄逼人,蔣介石一觸即發。

陳真深感憂慮,問到張學良時,張學良卻說:“怕啥?大不了國民大元帥不幹了,張作霖不照樣是東北王?誰敢說個不字?東三省姓張,這誰也改不了,永遠改不了!”

而日本關東軍在輸了上次的比武之後,倒也沉寂了一段時間。

張學良果然帶著陳真,去見了一次趙一荻。趙四小姐聽說“陳元”就是陳真,發出的尖叫直令隔了三四間的仆人,都嚇著了。她美麗聰慧,夏天時衝破層層阻力,終於能與張學良在東北成親。兩人情投意合,陳真見了,也不禁為張學良欣慰。

他暴露了身份之後,在奉天城內,頗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奉天的武術界,也曾經派出代表前來拜訪,奉上拜帖,邀請陳真當麵一晤。但陳真久已疏遠江湖,實在不願重複那些繁文縟節,自然是一概謝絕了。

他把他的精力,全都鋪在了‘三〇’式步槍的研發上,試驗已進尾聲,隻等再修改幾個參數,那射程遠,容彈量大的新式步槍就可以交付奉天兵工廠,大批量的製造了。

為了這幾個數據,陳真把更多的時間,都花在了圖書館和實驗室裏。

奉天城內新近建成的東北大學,擁有東三省最大的圖書館,陳真收集資料時,往往在這裏一泡,就是一天。

徜徉於浩瀚如煙海的典籍之中,往往會讓他擁有難得的心靈的寧靜。仔細地計算一道公式,反複推敲化合物的元素構成,甚至是在休息時偶然翻一番林琴南、孫了紅的文章,在做這些事的時候,有的時候,他會忘記東三省的危機,而單純的沉積於智慧的快樂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