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開卷特典 曆代陳真影視巡禮(6)(1 / 1)

李連傑在這部嘔心瀝血的影片中,不但把霍家武學發揚光大,還糅合進了日本武術、西洋拳法,以及更加實用的散手格鬥,創造出了務實的搏擊理念。這種務實在影片裏集中表現為陳真所說的一句話:“搏擊隻有一個目的,就是擊倒對方。”在陳真跟霍廷恩比武的一場戲中,霍廷恩打得非常匠氣,一招一式有板有眼。但陳真就不同,兩人一亮拳,高下立判。陳真的拳裏有境界,這個境界就是自由無羈、不墨守成規;就是道法自然,突破形式的束縛,隨心而發。而這些正是截拳道所提倡的。

在影片最有看點的幾場對戰中,同樣在虹口道場,雖然沒有雙節棍、“李三腳”和嘯叫聲,但高速的剪接手法和借位卻讓李連傑的拳腳看上去比李小龍更快更準更穩更狠。麵對蜂擁圍攻的陣勢,陳真攻中帶防、防中帶攻,使出短拳、長拳、正踢、側踢,痛擊日本武士的頭部、胸部、喉部,隨後左右腳交互斜踢,地趟掃腿從中向外側破軍而出,全無多餘的動作,行雲流水、一氣嗬成,讓功夫迷們看得如癡如醉。

結尾處陳真以國際拳路大戰“殺人機器”藤田剛,更加突出了陳真武術的反傳統性,其追求的一招製敵,是對傳統武術美學的挑戰。“火星撞地球”般的激烈打鬥,氣勢磅礴,至今仍被奉為香港功夫片的經典。這一段力戰沒有對白,隻有死鬥。藤田剛人高馬大,非常耐打,陳真苦戰良久,施展了諸多少見的高難度動作:單手撐地連續側踢、淩空翻騰後踢、騰空360度旋踢等,無不令人驚心動魄,忍不住脫口而出一個“好”字。最終陳真突發奇想,使用皮帶與藤田剛的武士刀對決,以柔克剛,絕殺敵酋,成為動作片壓軸戲的經典個案。

與前兩位大字不識幾個的“土包子”陳真相比,李連傑扮演的陳真穿上了立領的黑衣,理著幹練的平頭,腳下皮鞋鋥亮,可謂洋氣十足。在精神氣質上,舊版的陳真有著強烈的情感,強烈到自己也無法控製,而新版中編劇巧妙地為陳真設計了日本留學生的身份,放眼看世界的先進思想,使他多了一份自省、一份冷靜,一切行為都有節製。他由始至終都是“逼不得已才還手”,體現出了國人的包容與氣度。

除了武戲精彩外,《精武英雄》的巨大成功還來源於其思想內涵以及對文化的審視與包容上。如果說《精武門》有著強烈的民族情緒的反彈,那麼《精武英雄》則更強調理性。影片從一開始就淡化了********,把陳真塑造成具有開明思想的人。對當時那樣勢不兩立的兩個民族,影片不但沒有一味灌輸“日本人就是壞”的觀點,還以思辨客觀的態度,對中國人的陋習和封閉守舊做了較為深刻的描繪,同時對傳統武學進行了一次深刻的探討。當接受新式教育的陳真,麵對傳統保守的霍廷恩,並在後來的比武中以西洋拳戰勝了霍時,其實就是新思想與舊勢力劇烈碰撞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