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本人鄭重聲明本人絕不是什麼在校大學生,雖然曾經是但本人現在已經是三十出頭的人了,如果還是在校學生那隻能研究生了,不過慚愧的是本人現在還沒考上。
下麵交待一些本書的有關情況:
一、關於本書的法律問題
本人想說的是各位讀者很細心,發現了一些法律上的問題,實事求是的說本書在法律問題上的處理確實不是很規範,大多是在打擦邊球,這其中的原因首先是因為本書寫這部書的設想並不是把它寫成一部反腐小說或具有現實意義的紀實小說,所以在某些具體情節的處理上並不那麼嚴謹,隻是交待個大概使故事能順利過渡,法律問題並不是本書關注的重點問題,至於寫這些內容隻不過交待一下主人公生活的現實環境,以為接下來的章節作鋪墊;其次,本人並不是什麼憤青,生活在目前這個曆史環境中不是我的選擇,但我也沒得選擇,既然存在了就要努力適應,憤世嫉俗是沒有用的,不如好好想想怎麼活,這樣對人對已都有好處。畢竟人既然生下來了就要想辦法好好的活下去,這樣才能對得起父母,對得起自己,必要時候也對得起國家——比如未來發生台海戰爭的時候;第三、本人在法律問題的處理上有頗有幾分無奈,眾所周知,在中國法律的製定是一回事,法律的執行又是另一回事,很多時候案件的處理並不總是嚴格的按照法律規定和法律程序來執行的。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錯判、漏判、輕判、枉判是客觀存在的,且在這些錯判、漏判、輕判、枉判中人的因素總是若隱若現。中國的法律現實是權比法大,省委書記的批示總能使冤假錯案得到平反。哎,中國法律若那麼完善就不會出現這些情況了,本書中一些關於法律的描寫想反應的就是這些問題,大家都很細心果然發現了,謝謝大家!
二、關於官員和司法問題
如果本書要將所有官場和司法細節交待清楚,那本書就隻能寫成傳統意義上的諷刺批判、反腐或紀實小說了,這不是本人的寫作初衷,如果那樣本人就不會在網絡上發表本書了,而是去找一家正統的出版社投稿去了。本書接下來的發展情節一定不會按這個思路寫下去的,所以請大家不必過多的細究書中相關描述,這不是重點,如果真要寫全估計本書就會被強行刪除了。半真半假才是生存之道啊!
三、關於人物性格
我想說的是,這是一個變化動蕩的社會,整個社會都顯得浮躁,舊有的道德標準被瓦解,新的行為目標又還未確立,一時之間社會上的人們似乎都失去了方向感,心中隻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拚命的賺錢,賺很多的錢。但有錢之後做什麼,是去賺更多的錢嗎?還是享受豐富的物質生活?還是擁有居於眾人之上的特權?我想這應該不是人類發展的方向,當然本人也很困惑,說實話本人現在的目標也是多賺錢,也許等本人賺足了money之後,本人會很認真的思考這個問題,但現在確實沒有答案。
但現實環境是在目前這種大環境裏不可能每個人都能輕易的達到自己的目的,相當多的人處於一種不確定的環境中,由此引發的行為也是不確定的。所以本書中主人公的性格處理的變化實際是受他周圍環境影響的,短時間內在他周圍發生了那麼多的變故,根本沒有時間容許他有適應的過程,隻能迅速改變自己適應環境,適者生存嘛。
四、本書的一些缺點
本書確實有些硬傷,主要是因為考慮到主人公是在現實中成長,而現實情況不容許本人在這方麵有過多的描寫,因此本人有些情節寫的比較晦澀,有時在情節處理上顯得有些粗糙和大意,在此向各位讀者致歉,希望大家諒解!但本人聲明這是網絡小說,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傳統文學,大家可以把之視為茶餘飯後的娛樂,看完了哈哈一笑即可,如果還能給大家帶來一些思考那就更好了。
落萍生
2005年4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