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輪、劉培善集團方麵:第3縱隊由東向西攻擊,4日攻占劉樓、雙樓、楊小橋,因為第9師傷亡較大,晚上又轉移到平山口以東地區休息,8師5日攻打高窯沒有奏效,隨後幾天與國民黨軍形成對峙,並取得了一些進展。第10縱隊於4日攻占魏老窯、魏小窯、左砦、劉樓、張小樓、王花園、秦小樓,5日將大回村、固上一線防務移交給第2縱隊,向東轉移到青龍集以南及以東地區接替魯中南縱隊陣地,布置阻擊陣地,堅決阻止國民黨軍向五戶、張集、苗橋方向突竄;6日堅守魯樓陣地,打退了國民黨軍第139師在8輛坦克掩護下發動的五次猛攻,擊毀坦克4輛,擊斃國民黨軍1000多人,俘虜30多人,自身傷亡600多人;8日又打退了第139師及96師一部在8輛坦克掩護下對魯樓的三次攻擊,擊斃國民黨軍2000人,另有一部攻占了板凹。魯中南縱隊於4日攻占香山廟以西的趙樓,俘虜國民黨軍100多人;6日攻占高窯、王樓、王藥店,隨後撤退到徐溝(濉溪口西北)地區休整;7日向南轉移到鐵佛寺、大小劉莊地區,作為第二線阻擊部隊。
第12縱隊由王砦地區進至減河以西、韓道口東南地區待機,6日東移到瓦子口地區作為預備隊,準備參加攻擊。渤海縱隊主力集結在徐州西南地區,其11師於6日開始沿津浦線南下,參加阻擊蚌埠方麵國民黨軍的戰鬥。
自4日至10日晨,華東野戰軍主力共殲滅國民黨軍一個兵團部(孫元良兵團)、兩個軍部(第41、47軍)、五個師部,約27個團8萬人左右。杜聿明集團尚存兩個兵團部(邱清泉、李彌)約45個團,16萬人左右。
3猛烈阻擊,猛烈攻擊
粟裕:局部攻勢與局部鉗製相結合,堅決阻殲杜聿明集團。華中工委號召:後方多借一分糧,前方少流一滴血。南線大力阻擊李延年、劉汝明兵團。
在華東野戰軍的猛烈打擊下,杜聿明集團總體上被迫由攻勢轉為守勢,但是仍然在局部采取攻勢行動,企圖向南進一步突進,逐步靠攏黃維兵團和由蚌埠地區北援的李延年兵團,力圖合股後向南撤退。黃維兵團目前已經被中原野戰軍殲滅掉10多個團,殘餘力量以18軍為骨幹困守雙堆集附近地區,固守待援。蚌埠地區的李延年兵團,乘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主力集中對黃維兵團及杜聿明集團作戰的空隙,積極北援,企圖解開黃維兵團之圍。
麵對這三股國民黨軍重兵集團,粟裕考慮必須首先迅速解決一股,以便進一步推進戰局,確保淮海戰役的徹底勝利。他和陳士榘、張震以及各兵團、縱隊的領導人反複研究磋商,最後決定對困守現地的杜聿明集團作采取局部攻勢與局部鉗製相結合的辦法,堅決阻止其向南或東南突竄或者東縮徐州,並力求在局部殲滅杜聿明集團一部,以便抽出一部分兵力(已去參加殲擊黃維兵團的第6、7、13縱隊除外)南下協同中原野戰軍首先殲滅黃維兵團,而後集中華東野戰軍主力殲滅邱清泉、李彌兵團。
13日上午,邱清泉兵團部隊占領李樓。
隨即,第70軍96師288團依托王莊向郭樓西北角發起了猛烈進攻,並且運用了大量炮兵和七輛坦克進行火力支援。第2縱隊第6師奮勇抵抗,連續打退國民黨軍兩次猛烈的衝擊。
天黑了,國民黨軍炮擊停止了,坦克也休息了。陣地突然有了一陣短暫的寂靜。
6師師長吳華奪通過望遠鏡偵察,發現兩路國民黨軍以密集隊形衝了過來。
原來,國民黨軍企圖實施步兵強襲。
吳華奪指揮部隊迅速射擊,國民黨軍死傷大片。
國民黨軍也沒有想一想,即便在飛機、坦克的配合下還不能勝利,更何況單靠步兵的攻擊呢?
國民黨軍步兵大部分在鹿砦近前就被殲滅了,另有30多個人鑽進了鹿砦,但是也逃脫不了被殲滅的命運。
此時,郭樓工事大部分都被毀了,交通壕也堵塞了。吳華奪判斷國民黨軍會在明天發動更猛烈的攻擊,於是指揮部隊抓緊搶修工事,加固郭樓陣地。第2縱隊司令部命令4師12團進到郭樓後麵,14團仍在原地,準備反擊。
縱隊司令員騰海清看到:在郭樓後麵兩條交通壕中配置的三個團,就像兩根粗大的頂門杠一樣抵住郭樓。他一直揪著的心暫時放了下來。
晚上,第14團、18團根據縱隊司令部的命令,各以一部兵力從郭樓兩側出擊,驅逐了正在構築出發陣地的國民黨軍,填平了國民黨軍挖的工事。
14日上午11點,杜聿明指揮第96師全部和32師一部重新對郭樓發起攻擊。他的部署是:286團從李樓南麵對郭樓東麵實施佯攻,保障翼側;287團依托李樓,在坦克掩護下,主攻郭樓東北角;288團依托王莊,在坦克支援下,攻打郭樓西北角;32師一部作為預備隊。
這一次,雙方準備得都很充分,戰鬥格外激烈。6師的炮火特別強,國民黨軍一個營剛剛展開,就被炮火殺傷過半。邱清泉兵團第70軍軍長鄧軍林號稱“戰將”,他親自乘坐坦克指揮部隊攻擊。
可是,在6師官兵強有力的阻擊下,“戰將”成了敗將。鄧軍林逃了回去,他恨恨地說:“郭樓戰鬥慘敗,我完全喪失了打出包圍圈的信心。”
戰士們打得格外勇敢頑強。7團4連一連打退了國民黨軍三次猛攻,全連20多人都負了傷,但是沒有一個人下火線。戰士朱文強對準國民黨軍一輛坦克準確投擲出一顆燃燒彈,坦克起火後慌忙跑走了。朱文強的右臂被炸斷了,頭部、胸部也都中彈了,渾身是血,但他忍著劇痛,繼續堅持戰鬥。戰士王言超幹脆攜帶一箱手榴彈衝出了陣地,他越過反坦克壕,跑到鹿砦附近隱蔽下來,一下子打退了國民黨軍一個排的進攻。17團7連在堅守陣地六個半小時的過程中,連續打退了國民黨軍4次衝擊,自身傷亡25人,而他們殲滅的國民黨軍達到了500多人,還擊毀了好幾輛坦克。2排長犧牲了,5班長張自力就代理起排長,和戰友們打擊國民黨軍的進攻。他也是身負重傷,但是什麼都顧不得了,隻有一個念頭:堅守陣地,消滅國民黨軍。他對連長說:“隻要我能動,就保證不丟陣地。”12團副營長薑先仁是有名的戰鬥英雄,他率領一支隊伍防禦郭樓右側的據點。在戰鬥中,國民黨軍坦克衝到了第二道鹿砦,戰士們猛烈開火,但是槍彈卻打不進去,戰士們都有些急了。但是薑先仁沒有驚慌,而是讓戰士們先別管國民黨軍坦克,首先集中火力把國民黨軍步兵消滅掉,果然,他們把國民黨軍步兵消滅後,國民黨軍坦克擔心被殲,慌忙退了回去。
最終,國民黨軍對郭樓的進攻失敗。
這時,陣地左翼的第8縱隊也和國民黨軍展開激戰,相繼擊退了攻打劉集、王花園、劉樓的國民黨軍。
華東野戰軍第4縱隊司令員陶勇這幾天一直在琢磨杜聿明集團。經過幾次作戰,他發現,在孫元良兵團覆滅以後,杜聿明集團雖然加緊構築工事,使村與村之間能攻能守、互相支援,企圖“困獸之鬥”,但自身實力已經明顯下降。陶勇和政治委員郭化若研究後認為,可以采取“全縱展開,各師準備,輪番攻擊,逐點殲滅”戰術。具體是:在攻擊正麵同時展開三個師,規定各師每次選定一個重點攻擊目標(約有守敵一個團左右);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依三個師完成準備的先後順序,輪番實施攻擊,全縱的炮火支援攻擊之師。陶勇感到,采用這種戰法,雖然炮兵需要每天晚上轉移,比較辛苦,但可以形成局部兵力火力的絕對優勢,從而達到快速殲滅國民黨軍的目標;同時,其他各師又可輪流作短暫的休整。
作戰實踐證明,這種“全縱展開,各師準備,輪番攻擊,逐點殲滅”的戰術方法還真有效。
從6日至13日,第4縱隊各師在打郭莊、前平莊等六七次戰鬥中都比較順利。戰鬥時間最短的三四個小時,最長的也不過一天,都能夠很順利地拿下國民黨軍一個團左右兵力防守並築有工事的據點。在12日進攻吳莊、楊李莊的戰鬥中,第12師把這種戰術運用得非常好,被司令員陶勇和政治委員郭化若稱之為“範例”性的戰鬥。吳莊、楊李莊是杜聿明集團防禦陣線的東北屏障,李彌兵團主力第8軍一部在此駐守。通過偵察發現,國民黨軍在莊子四周修築了多層碉堡、暗堡以及錯綜交叉的蛛網式交通壕,莊與莊之間可以相互貫通,塹壕每隔5至10米就設置了一個輕、重機槍掩體,與地堡構成能夠相互支援的嚴密防禦體係。第12師在發起攻擊前作了周密準備。師團首長深入前沿進行指導,上上下下都對攻擊目標進行了反複觀察。縱隊和師的全部炮火被集中到了一塊,以便發揮出最大的威力。炮兵推進到離國民黨軍前沿僅一百米的掩體裏,準備抵近射擊。12日下午4點20分,12師開始了炮火準備,全師炮兵一起開火,一炮就掀掉國民黨軍一個地堡,很快摧毀國民黨軍的防禦體係。突擊隊員們在炮火掩護下衝進國民黨軍前沿陣地。由於解放軍一般是在夜晚發起進攻戰鬥,國民黨軍把這當成了定律,根本沒有想到解放軍會在白天就發起突然襲擊,因此防禦十分鬆懈。12師先頭連衝進國民黨軍前沿陣地時,大部分國民黨軍還在睡覺呢。接下來的戰鬥非常順利,國民黨軍根本沒有形成有效抵抗,第12師順利攻占吳莊、楊李莊,全殲國民黨軍兩個團,俘虜1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