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間深深凝聚著重慶機電控股(集團)公司董事長孫能義的心血。破產處置中充分體現人本思想創立之初的機電集團虧損麵大,需要破產的企業眾多,可破產卻又困難重重。這一對難以逾越的矛盾尖銳地呈現在剛任董事長的孫能義麵前。問題主要出在如何安置職工方麵,當時有人輕率地提出了“關門走人”的主張,這—主張顯然不顧及職工的生死存亡,是共產黨人決不可采取的。針對這一情況,孫能義對企業的破產思路進行了調整。提出了變“關門走人”為“走人關門”的決策,同樣是四個字,兩組詞,在結果和過程中采取不同的組合,使破產工作的操作在時間和空間上發生了質的變化,體現了在無情破產中的有情操作,使殘酷的“破產”充滿了人文關懷。孫能義一再強調:“單位人員沒有安置好,絕對不能關閉企業”。在積極穩妥地推進破產工作中,孫能義嚴格按照法律程序辦事,為職工和企業爭得了不少利益。以重慶鍋爐廠為例,當時集團為企業估價9700萬元,而開發商隻出8700萬元。集團為了避免損失,走聯交所拍賣方式,最終,鍋爐廠成交價格1.2億元,為職工的安置帶來了巨大的好處。在四個字的位置變化下,破產和職工安置的效率迅速提升,在接下來的兩年裏,對5家企業實施了破產,減少負債26.85億,安置職工12503人,集團由建立初期的10萬職工減為4萬人。為企業輕裝上陣,從此走上發展的道路創造了前提條件。實現起步中的跨越還在企業實施破產的過程中,如何招商引資的問題擺在了孫能義麵前。集團內部企業大都資產負債率高,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外來投資者往往以少量投入即可控製一個企業。

為了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孫能義開始著手“打扮”企業。2005年,通過工商銀行債務打包打折回購等方式,處置了25億元的債務。機電集團資產負債率從2003年的110.65%降到2006年的70.4%。經過“打包”後的企業甩掉了沉重的包袱,具備了嫁娶條件。3年來對19戶企業實施引資重組,僅在2007年,集團公司就引進外來投資8.7億元。然而集團怎樣發展才能真正走出困境?孫能義進行了艱難的探索,為了提高效率,他從如何由工廠製轉為公司製入手,對黨委會、董事會、經營層的具體職責進行了科學劃分,建立了責權分明的領導體製,從而提高了集團的決策能力和辦事運行效率。開始新的征程從2006年起,機電集團開始謀劃上市。但是以香港H股為目標的機電集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首先,集團缺少對資本市場熟悉的人才,還在“摸著石頭過河”。麵對不懂金融這一難題,孫能義率先從自己做起,買了大量有關股份製的資料和書籍,從無到有,帶領集團“惡補”上市知識,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上手,如今已獲得中國證監會批準和港交所的受理,機電集團整體在香港H股上市。受股票上市的推動,重慶機電集團在裝備製造業的影響力和控製力大為增強,在國民經濟建設和發展中,承擔了更大、更多的國家責任,顯示出強大實力。激情永在,奮鬥不止由於大刀闊斧地推行各項改革舉措,堅定不移麵向國內外市場,拓展企業的開發力度,重慶機電集團各企業迅速踏上了順利發展的坦途。重慶ABB變壓器有限公司,為著名的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右岸電站提供了12台500KV的大型變壓器:為2008北京奧運會重點工程和北京城北變電站等國家重點工程,提供了大型變壓器,產品已出口澳大利亞等國外市場。重慶通用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我國惟一能夠自主研發和製造大型製冷機組的大型企業,擔負著國家重大工程建設項目配套重任。其中,離心式製冷機的技術已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重慶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年均新產品銷售率達到30%,柴油機技術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優質柴油機裝備了南極中山站科學考察發電機組,為三峽工程、青藏鐵路、西氣東輸、渝懷鐵路等國家重大項目提供產品。

重慶水泵廠有限責任公司在國內首創1000MW級壓水堆核電站水壓試驗泵,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重慶水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水輪發電機組5000多套,裝備了國內外2000多座電站,出口美國、加拿大等十幾個國家。在國內首次自主設計、開發、製造重慶城市輕軌PC梁鑄鋼支座,並投入批量生產,為重慶輕軌二號線裝備了1700多套。此外,重慶紅岩汽車廠有限責任公司的“轉向器總成”己裝備了奧運會公交車輛,為成就2008年奧運會的輝煌貢獻自己的光和熱。……麵對重慶機電行業前進中的大好形勢,孫能義充滿喜悅地說:“不斷自主創新,裝備重慶、裝備中國、裝備世界,是機電集團的不懈追求”!而他自己則由於在引領機電行業從逆境中崛起,實現跨越式發展中的突出貢獻,被黨和人民授予“振興重慶爭光貢獻獎獲得者”的光榮稱號。案例之二:優秀的會計工作者—曲斌曲斌現任重慶城投集團公司總會計師。在多年的財務工作中,該同誌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公司黨委和經理團的指導下,緊密圍繞市政府賦予公司的“三總”職能,在努力擴大城建資金來源和規模、開創性的拓展投融資渠道、建立誠信的舉債機製和良性的償債機製、鞏固和提升公司在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上的信譽、防範資金風險、保障重點工程項目建設資金等方麵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為城投集團持續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城投公司領導班子中,曲斌是較為年輕的黨員領導幹部。他時時處處以黨員領導幹部的標準要求自己。自覺遵守領導幹部廉潔自律的有關規定,思想和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斷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不斷增強貫徹“314總體部署”實現市委市政府加快重慶經濟建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作為集團公司的總會計師,曲斌認真學習現代財務、經營管理知識。近年來,他在業務工作十分繁忙和艱巨任務壓力下,堅持函授學習,不斷充實提高自己的財務、金融和結算管理知識,不斷提高履行工作職責的領導能力和決策水平。他所領導的部門從“十五”以來連續被評為公司先進集體。投融資部在2008年9月被共青團重慶市委授予“優秀青年文明號”榮譽稱號,為城投發展做出突出貢獻。開拓創新,優化債務結構。

“十五”以來,曲斌牢牢把握集團明確了“三總”職能戰略性定位迎來跨越式發展的良好契機這一曆史機遇,協助公司領導理清呆壞賬,剝離不良債務,對公司的存量資產實施有效重組,實現了公司資本的良性運作。在公司領導的指導下,該同誌通過與國內銀行的協商談判,以國內的低利率銀行貸款一次性置換外資機構的高成本負債,重組了李家沱長江大橋的高息建設貸款,為公司節約了十多億元的財務費用,大大降低了公司的資金成本,提高了資金利用率。通過實施一係列的債務重組,使公司扭轉了逾期債務和資產負債率過高的不利局麵,為公司日後的快速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後,他抓住擴大內需的曆史機遇,通過貸款期限、信用結構的調整,進一步優化公司的債務結構,為公司的良性運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求實奮進,構築穩定高效的投融資平台。曲斌立足公司發展改革的需要,著眼於多元化的金融市場,努力構建集團穩定高效的投融資平台。他促進集團與銀行建立良好的銀企合作關係。2002年6月,積極協助集團領導與國家開發銀行等四大國有銀行進行協商,成功獲得共計131億元的綜合授信,開創了重慶直轄以來首次大規模銀行對企業的金融授信,為重慶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來源開拓了渠道和形式。他指導投融資部、計劃財務部通過與各家銀行長期的業務往來,使公司獲得了各家金融機構的充分認可和資金支持。特別是在金融環境十分嚴峻的2008年,他帶領投融資部主動上門加強與各家金融機構聯係溝通,確保所有貸款按基準利率執行,有效控製了融資成本。他推動集團建立良性償債機製。麵對集團每年幾十億元的到期債務,曲斌總是提前對每筆債務進行分析、預安排,在最大限度降低公司資金周轉壓力的前提下,合理調度資金,既確保了每筆到期債務的按時償還,又保障了各重點建設項目、土地儲備整治、路橋收費體製改革資金的及時到位,使集團每年償債率都達到了100%,為集團在金融市場上樹立良好的信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基於此,城投集團2006年被重慶市銀行業協會授予“重慶市信貸誠信企業”稱號。探索新型融資模式,擴大籌融資渠道。

他成功地運作企業債券打開資本市場的融資之門。2002年,在曲斌精心籌備和具體操作下,經國務院特批成功地發行了西部第一隻企業債券,融資15億元並於次年6月在上交所成功上市交易,由此拉開了城投集團利用企業債券進行資本市場融資的序幕。2006年,曲斌再次引領集團向國家發改委申請發行20億元8年期企業債券,集團的企業債券融資之路向前大大推進了一步。2008年以來,曲斌針對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積極尋找新的融資模式,通過加強與券商的聯係溝通,認真分析國內債券市場的前景,最終創新性地將本次債券確定為無擔保信用企業債券。經過一係列細致周密的準備工作、嚴格完善的方案設計和富有創意的增信措施,成功地在銀行間發行30億元5年期無擔保信用債券,票麵利率低於同期五年期貸款利率1.9個百分點,大大降低了集團的財務成本。本次企業債的成功發行是重慶市乃至西部地區發行的首支純信用無擔保企業債券,也是重慶市曆史上單支規模最大及重慶首支用於主城區危舊房改造項目的企業債券。到2011年1月,重慶城投再次發行25億元純信用企業債券,成為我國唯一一家在10年內麵向全國四次發債的地方性投資企業。他推動集團與銀行開展多元化的金融產品業務。曲斌同誌一直致力於對傳統信貸融資模式的探索研究,本著對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目的,探索性地與各金融機構開展了新型金融產品業務。合理利用聯合貸款和理財產品融資模式為集團新增幾十億元資金;開創性地與銀行實施人民幣利率掉期業務,為集團節約上千萬元的融資成本;積極嚐試和探索市政資產支持證券化的新型融資模式,使集團的投資與資產運作道路能夠與快速變幻的金融市場相適應。加強財務製度建設,強化財務風險管理。城投集團資金籌措運作調度額度大、工程資金需求大,為加強管理、防範風險,曲斌堅持加強財務基礎管理工作。在他的組織下先後製訂並完善了財務管理製度,使財務工作有章可循,內部管理逐步規範。在健全和完善集團公司財務製度的同時,狠抓二級子公司財務監督機製的建立,加強財務、重大投融資行為的監管,保證了二級子公司的資金結算安全和財務核算的有效運行。

由於曲斌對城投集團的突出貢獻,他個人榮獲重慶市第十三屆“五四青年獎章”。(二)奉獻精神心係社會和人民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上,每當祖國麵臨重大挫折和處於發展的關鍵時刻,都會湧現出一批仁人誌士和英雄豪傑,為挽救國家和民族危亡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為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愛國奉獻精神既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更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和建設事業的光輝體現。近年來,國資委係統黨組織十分注重傳承這一優秀民族精神,特別是共產黨人的愛國奉獻精神,引導廣大幹部在逆勢中奮力拚搏,在順境中不懈奮鬥,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自己對國家、社會和人民的責任。從而形成重慶國企人心係天下和人民,勇於擔當的奉獻精神。應對金融危機,為國分憂,為民盡責2007年,發端於美國的次貸金融危機,極大地震撼了整個世界,也深深地殃及了重慶乃至中國,特別是國有企業。麵對諸多經濟困難,他們不是向國家叫苦講條件,更不是向社會轉嫁危機,而是果斷地采取了兩項措施,向黨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一是在應對危機中進—步擔當了國有企業的責任。他們說,金融危機雖然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了巨大困難,但企業應履行的社會責任沒有改變。市場變化了,誠信不能變;金融危機了,道德不能危機;資金短缺了,責任不能缺失。越是困難的時候,越是考驗企業道德素質和社會責任感的時候,越要堅守商業道德,更加注重並處理好與利益相關者的關係。他們勇擔責任,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與其它所有製企業緊密協調,化解了多方麵的困難。二是化危機為戰機,“彎道超車”,在困境中實現大發展。重慶國企人辯證地分析各種矛盾,采取有效措施克服金融危機帶來的各種困難,以2009年為例,重慶經濟“後下水,先上岸”,實現增長14.9%,創造了直轄以來第二次新高。重慶“彎道中”的巨大發展,毫無疑問凝聚著國企人的辛勤勞動,也凝聚著他們不同凡響的責任感和奉獻精神。2009年2月2日,溫家寶總理在英國劍橋大學發表演講時指出:“道德缺失,是導致這次金融危機的一個深層次原因。一些人見利忘義,損害公眾利益,喪失了道德底線。我們應該倡導:企業要承擔社會責任,企業家身上,要流淌著道德的血液!”重慶國企人正是遵循著社會主義的崇高道德思想,規範自己的行為,踐行自己的偉大使命。麵對自然災害,慷慨解囊,竭盡全力施以援手“一個優秀的企業,必然是一個對社會負責任的企業;一個能持續發展的企業,必然是一個既能創造較多利潤、又能積極回報社會的企業”。這集中地體現在對四川汶川抗震救災的大力支持和援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