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曆史在這裏凝思(1 / 1)

“這回下來收獲如何?”我問周林祥。

他在前年由市委下來掛職鎮委副書記。這位身高一米八七的年輕人,眨巴著一雙眼睛,若有所思地說,這裏已把中國傳統圩鎮概念改寫過了,我在這裏找到了自己要尋找的東西。

這位冷靜而自信的思考型的年輕人,在信仰的希望上找到了些什麼呢?

晨光金燦燦地從窗外傾瀉進來。

周錦廷同來自湘潭上海的高工教授,商洽立項設廠的事。橫崗必須有自己的工業基礎,有自己的工廠,而且是高技術的工廠。他要請這些專家教授來這裏組成電力電子研究所,自己立項設廠。他很清楚,這“三來一補”隻能是橫崗起步的台階。

來自北京、廣州、浙江、安徽和深圳的教授們,應邀圍坐在一起,共同探討論證橫崗股份製經濟的組合架構,以及經濟發展的前景。他們恍然地發現,發生在這片紅土地上的一切全都是新的閃光的東西。這裏沒有框框,也沒有條條,隻是地地道道的實踐。社會主義已經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實踐問題。這實踐的理論和理論的實踐,都是從實踐中來的。全世界在議論社會主義的失敗,這裏卻升起了社會主義的希望。這就是地地道道的實踐的回答。

共同富裕—這裏實踐的精髓。

曆史在這裏凝思。

天蒙蒙亮。

周錦廷抓起一把米擲進電飯煲裏。然後沿著村間小道,走過龍眼樹頭,朝山邊跑步去了。回來時,早餐已煮好了。

他沉實穩重的腳步聲在晨曦的曠野上回蕩。

他跑的是一道隻有起點而沒有終點的道路……

他在這一道沒有終點的跑道上看到了希望。

這是橫崗的希望!

這是中國的希望!

這裏看見了明天的早晨!

一九九一年五月於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