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忽聞海上有仙山 第二十三章 廬陽城中風聲唳(1 / 2)

今日已是沈小依出城的第三天了,孟家這幾日卻是十分熱鬧,就是整個廬陽城都是熱鬧的。孟家的大小姐竟然要許給了張家的大公子,而且是下月就要媒娶,卻是讓廬陽其他幾家甚是驚訝。原本廬陽是由四大家族共同協同官府掌管,甚至有時四家的氏族法規卻能大過官府職能。而前些年顧家落寞,吳家遭人陷害,卻是隻有張孟兩家勢大。這一次兩家聯姻,直是震驚了整個廬陽城,特別是一些因為顧吳兩家勢敗而上位的家族,卻是更加讓顧家殘存的家族子弟驚恐不已,紛紛逃出;而吳家當年僅剩的姐弟二人早已淪落他鄉,不知了蹤跡。

隻是在張孟兩家聯姻之時,廬陽的戒備卻更是一日嚴過一日,那些逃出的顧家子弟卻是沒能走出廬陽城半步,都不明不白便下了大牢。

這幾日的葉曉奇每日隻是呆在蓬萊觀,不出半步。而自從那天張家聘禮送來以後,孟家卻是意味深長,直到後來章新點撥,二人才明白便搬到了對麵蓬萊觀,隻是這些時日,林福卻總是望著對麵的孟家,拿著那一日的裝糕點的桂花籠,沉默不語。

兄弟二人竟是一直就這麼呆著好些時日,張並總想催著師父早日離開回山,但是虛清卻總是推脫,也隻是每日與章新談經論道,消磨時光。蓬萊觀的氣氛突然變得詭異,沉默中似有什麼大事就要發生,以至章新的道童小桃竟然常常在半夜被什麼嚇哭,每日也是神神叨叨。

整個廬陽城的氣氛也是如蓬萊觀那般詭異,常常在巷口街頭人跡罕至之地有陰影飄過,而廬陽城此時的戒備已經基本所有人隻進不出。而算一算,其實廬陽城已經陰沉了整個秋天,這些時日,幾乎所有的枯葉一夜間全部飄落,連飛鳥也少了,氣候也越來越淩冽,幾乎就要下雪。

此時最為痛苦的便是那些尋常人家,有些家已是斷糧多日,每天僅靠張孟兩家的救濟,勉強救濟,而官府卻也是閉門不再升堂。所有的一切仿佛都在等待著什麼,卻是格外的靜寂。

明日便是孟寧出嫁的日子,孟寧卻連新郎模樣都不知曉,隻是知道他是多年隻在長安做一個大官的幕僚,今年卻是特地回家迎娶她的。孟寧不忍、不願,這些日子都被父親軟禁,每天有家丁重重看護。而隨著婚期臨近,孟寧卻想去找林福、便是葉曉奇也行,那些三人在一起的日子便似她出世以來最為逍遙的日子。而今天,張家的日已經過來準備,孟家也備了酒席,迎接來往賓客,自然蓬萊觀沒能跳過,今天便在天井搭棚邀請,隻是比那一日迎鬆廳大了很多。

葉曉奇本不願前來,卻被林福勸來陪自己看看能否見得孟寧最後一麵,隻是事與願違,後院今日卻是忽然護衛重重,全是官兵其中還夾雜一些不知門派的修道之人,而且道行卻不低,若是換得蓬萊也有蓬萊道法第五層之高。

酒過三巡,葉曉奇眼見比自己酒量大得多的林福竟是要醉了,這時道童小桃過來,怯生生地遞過來一張紙條。

葉曉奇拿過紙條,道童卻不予,遞給了林福。林福兩眼淚汪汪地拿起紙條認真看了起來,然後便凝視不語。葉曉奇喊過就想跑開的道童,問道:“你拿的紙條是誰給的?”

道童立馬停住了腳步,道:“小桃拿的是師父給您們的,他隻說,要先給林福叔伯看過。”

葉曉奇看著道童這一會竟然憋的滿臉緋紅,認真看來,果然頗有些莫雪晴的童年模樣,隻是眼睛略小,步伐更是輕盈小心,說話也是很有拘束。然後葉曉奇問道:“你叫小桃?可是真名?”

那女道童略有停頓,答道:“弟子入了道觀,師父便依著弟子是師門無字輩下第二代弟子,按照師門輩分和原有姓氏起了名叫陶仙兒。隻是後來師父也覺桃兒順口,隻是平常卻往往稱呼我小桃。”

葉曉奇接著問道:“那你如何卻是入了蓬萊?”葉曉奇一想章新師兄這些年果然在中州廣收門徒,隻是其中標準令他不解,一來,弟子天賦卻是一般;二來,這些弟子也多是些富家子弟,隻是這陶仙兒卻似貧家女孩。於是接著問道:“你先說說吧,為何不在家,卻來做一小道童?”

陶仙兒對這句似乎準備已久,爽快地答道:“我本是一廬陽城城門守軍卒的庶女,隻是後來父親隨吳家遭了難,卻是師父搭救,他說弟子與他一個師妹很像,就收了我為徒。”

葉曉奇此時才明白,讓了陶仙兒離開,隻是林福卻不見了,遍尋四周,才發覺林福已經走到了大廳中央,一手持杯,一手舞蹈,竟似在狂放地痛訴著什麼。葉曉奇仔細聽來,卻因過於嘈雜,隻得運功細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