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太子計中計 11(1 / 2)

第三百五十章太子計中計 11

膠西王劉卯見郭齡不敢對朝廷、吳王和匈奴三方對弈結果妄加猜測,不由不滿地說:“那你怎麼說出,本王再難獲得吳王的信任,是吳王的損失,而不是本王的損失這種話來呢?”

郭齡聽了膠西王劉卯的質問,不急不燥地反手從餐具盤上取過三隻酒盅放置在桌麵上,再執起酒壺在三隻酒盅裏各倒上五分的酒水,說:“王爺,這三隻酒盅若是朝廷、吳王和匈奴,那王爺便是這壺裏的好酒了。王爺這壺中酒,可是真真切切的好酒啊,倒入哪一隻酒盅之中,都會比其它兩隻酒盅裏的酒要多了。王爺,道理是不是這樣講的?”

膠西王劉卯已然聽明白自己的總管郭齡所要表達的意思了,麵露笑意說:“是啊,本王這壺酒可真是好酒呢!任是倒入哪一隻酒盅之中,這隻酒盅便比其它兩隻酒盅裏的酒都要多了。看來,本王這壺好酒可不能輕易倒入哪隻酒盅裏去呢!是也不是?”

郭齡見膠西王爺終於明白自己的意思,開心地笑了,說:“是的,王爺可要選擇一隻最好的酒盅去倒呀!吳王選擇拒絕王爺將酒倒入他的酒盅裏去,所以小的才會說,這是吳王的損失,而不是王爺的損失。”

膠西王笑嘻嘻地說:“是啊,這的確是吳王的損失,而不是本王的損失哈!可本王這壺中的美酒,可得終有一倒呀,吳王拒絕了,本王也不能倒給匈奴人,便隻能倒在朝廷的酒盅裏了!郭齡,本王這話有沒錯呢?”

郭齡向膠西王劉卯豎起大拇指晃了晃,說:“王爺英明!話說回來,縱然吳王希望王爺這壺美酒倒在他的酒盅裏,依小的看來,王爺這壺美酒也不宜倒在吳王的酒盅裏。”

膠西王劉卯此時已然笑逐顏開,笑嘻嘻地問:“此話怎麼分說呢?”

郭齡不急不徐地說:“王爺試想想,在皇上手下當王爺與在吳王手下當王爺,有何異同之處呢?”

膠西王劉卯故意裝出生氣的樣子說:“哎,你有話就直說好了,別拐著這許多彎,讓本王費心去猜。”

郭齡一臉輕鬆地說:“是,王爺,小的遵命!要說這異同之處,首先當論正統性。小的認為,王爺現如今是名正言順的王爺,名分上不懼天下任何人的非議。若是王爺在吳王座下當王爺,則要背負叛君謀反的罵名,特別在如今的皇上是如此得人心的時候,王爺身負的罵名就更盛了。如此,王爺在吳王座下當王爺,豈不是名不正言不順,還要擔千秋罵名了?”

“對呀!本王本無反叛之意,何須跟隨吳王舉起反旗呢!經你這般分說,本王倒覺得過去跟隨吳王與朝廷對抗,反而是不對的了!可朝廷要削本王的財軍政大權,本王心有不甘呀!”膠西王劉卯一想到朝廷的削藩策,心裏就憤憤不平起來。

郭齡仍然笑嘻嘻地望著膠西王劉卯,說:“王爺且慢憤然,細聽小的詳說端倪。”

郭齡再次反手取來兩隻酒盅,同樣置於桌麵,執壺倒滿一隻酒盅後停下,抬頭望著膠西王劉卯說:“王爺,這已倒滿酒盅裏的酒,代表王爺現在擁有的財軍政大權,這壺裏的酒代表朝廷的財軍政大權,而空著的酒盅所能裝下的酒,代表王爺今後希望擁有的財軍政大權。王爺,容小的放肆,將王爺現在酒盅裏的酒,倒進朝廷的壺中去。等到王爺助朝廷功滿之日,朝廷會不會將這壺中的美酒,倒滿王爺所希望得到財軍政大權的這隻空酒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