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父子論政 下(1 / 2)

第二百二十四章父子論政 下

聽說晁錯已經死了,劉榮更加肯定曆史進程因他穿越而來而改變了。

如此,未來要發生的事情,史書上的記載就隻能作為參考,而不能作為行動的指南了!

“父皇,榮兒以為銅鐵礦的開采和錢幣的澆鑄,應當收歸朝廷專權。”劉榮帥氣的五官所浮現出來的堅毅,極大地鼓勵了劉啟的信心。

劉啟抿緊嘴唇“嗯”了一聲,說:“榮兒,父皇也想啊!可榮兒也了解,吳王等七王的財力已經遠勝朝廷,兵力也不在朝廷之下。吳王、楚王和趙王等七位王爺又擰成一股繩反對晁錯大夫的削藩策,父皇擔心一旦推行晁錯大夫的削藩策,將立時*反吳王等各路諸侯啊!”

劉榮很理解劉啟此時前畏狼後懼虎的心態,安慰著說:“父皇莫憂,此事待榮兒分說一番,父皇就會明白榮兒的想法了。”

說完,劉榮拎起衣擺一角,用力撕破一處,從斷裂處抽出七根絲來。

朝劉意一下,劉榮邊將七根絲旋轉後擰成一繩,邊說:“父王,這七根絲如同吳王、楚王、趙王、濟南王、淄川王、膠西王和膠東王。要是七根絲擰成一根繩,榮兒要拽斷這條擰得很緊的絲繩,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劉啟深有體會地說:“是啊,晁錯大夫的削藩策,就是遭遇這七位王爺的堅決反對而推行不下去的啊。”

劉榮從繩頭處抽出一根絲線頭,舉起雙手邊慢慢將這根絲線從絲繩間抽出來,邊說:“父皇,這根絲線就是七王中的一王。

朝廷可以暗許以種種好處,誘使這一王離開七王擰成的絲繩。

那絲繩的堅韌程度,七分就去了一分。

如果朝廷能暗中抽去這根絲繩七根絲線中的三根,父皇,那這條隻剩下四根絲線的絲繩是不是就容易拽斷了?”

劉啟已然明白劉榮的用意,頻頻點著頭說:“榮兒的意思父皇明白,但吳王等七王勢力根深,王公大臣們都懼於七王的實力,並沒有哪位肯站出來做抽絲這件事情的呀!”

劉榮將手中的絲繩和絲線放在劉啟的龍案上,透出一口大氣,說:“父皇莫怪王公大臣們。這是我們劉氏皇族間的事情,自然得由我們劉氏皇族自己人來解決,假不得他人之手的。”

劉啟已然聽出劉榮有解決七王之道了,望著劉榮欣賞地說:“父皇幸好有榮兒幫襯著。對了,榮兒是想出麵去做這項抽絲的事情麼?”

劉榮意味深長地微微點了下頭,說:“父皇,大漢朝廷的事情,榮兒自然要勇於擔當了。

不過,現在迫在眉睫的事情,是送依郅邪和依維邪兩位王爺所部南下交趾。

對了,父皇,榮兒有個設想,要趁著這趟南下的機會,將南方諸越納入大漢朝廷的版圖,永絕大漢南方百越之患。”

這話頓時引起劉啟的極大興趣,一下子坐直了上身,興奮地望著劉榮問道:“榮兒有何良策收歸百越?”

劉榮伸出右手食中再指,用左用食指點著右手中指,說:“父皇,榮兒想用威與和兩個字,將南方百越納入大漢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