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伊稚斜兵分七路
公元前138年10月24日傍晚。
雲中郡外,秦長城北,匈奴境內,陰山南麓,禿鷲峰下。
一匹駿馬馭著一名二十歲上下的壯漢,馬蹄卷起一陣塵土。
縱馬飛奔至禿鷲峰下,壯漢翻身下馬,將馬韁係在樹幹上。
從懸崖峭壁上射,敏捷地飛身掠上崖麵,那壯漢一言不發,將一卷羊皮書呈於一位錦衣中年手中。
右掌按在心髒部位,躬身一禮,那壯漢退站一旁侍立著。
錦衣中年軒眉朗目,目光如炬。
瞄一眼遠處高高屹立在群山峰巒之間的長城牆,嘴角噙一抹冷笑,收回目光落在手中的羊皮卷上。
這錦衣中年人就是匈奴左穀蠡王伊稚斜,匈奴單於軍臣之弟,匈奴太子烏維的親叔。
伊稚斜展讀手中的羊皮書,得知大漢納降使太子劉榮正往西去。
軒眉一皺,目光投向群山之南,伊稚斜似乎要在峰巒疊嶂的後麵,看清楚大漢太子劉榮為何要折向西行的目的。
“伊頓,你見到阿骨祿了麼?貢力情況怎樣?”伊稚斜輕聲問侍立一旁的伊頓。
伊頓就是剛才飛身上懸崖送羊皮卷的年輕壯漢,他是左穀蠡王伊稚斜派往南匈奴的特使。
匈奴單於軍臣得到密報,南匈奴雙王意欲率部眾降漢,立即責令左穀蠡王伊稚斜全力阻止南匈奴雙王依郅邪、依維邪降漢。
伊稚斜率部眾南下陰山,一方麵秘密派遣伊頓去見依郅邪的兒子阿骨祿,以南匈奴王祿誘阿骨祿配合大庭,作為內應全力阻止依郅邪依維邪雙王降漢。
另一方麵,伊稚斜派遣貢力持自己的手書去見依郅邪和依維邪,勸說他們不要降漢。
伊頓快步走前兩步到伊稚斜跟前,躬身回答:“回左穀蠡王,屬下已得到阿骨祿王子的許諾,他將盡全力阻止雙王降漢。
阿骨祿王子已經派出大批武功高強的手下武士,潛往大漢太子劉榮北上必經之地攔劫刺殺,目前尚無音訊傳回。
阿骨祿王子說左穀蠡王見過羊皮書,即知詳情。
可恨的是,依郅邪和依維邪已將貢力秘密處死。”
伊稚斜重重地歎了口氣,說:“看來,依郅邪和依維邪已經決心降漢了!
唉,要不是王兄*得太急,依郅邪和依維邪兩位王爺又怎麼會背祖棄宗南降於漢呢?
他們手中的十來萬人馬,可是他們護家保命的本錢。
失去了這本錢,他們自然擔心命係王兄之手了。
王兄不聽本王之勸,一定要收了他們兵馬的調度權,他們又怎麼能不降漢!”
伊頓謹慎地說:“幸好王爺早有防範,才未致依郅邪和依維邪兩位王爺真正降漢了。
經此風波,這兩位王爺定要除了去。
否則,勢必影響其他王爺的想法。”
“是啊,不除他們,人心不穩!
還好有阿骨祿王子力反降漢,我們還可以有機會!
伊頓,按阿骨祿王子羊皮書上的計劃去執行吧!”
伊稚斜說著,將羊皮書遞給伊頓。
伊頓接過,細讀之下,不由脫口讚道:“阿骨祿王子好計謀!”
伊稚斜不無擔憂地說:“太聰明的人當王爺,也不利於大庭的管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