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柶噠鋁χ魃餉庹鷗?(2 / 2)

劉啟心中雖然存有赦免張福死罪的想法,但聽劉榮這般說出,心裏仍然吃了一驚,便問:“臨江王何以口出此等替叛逆之臣去罪的話來?”

劉榮麵帶微笑說:“回父皇,這要從張福深信父皇明辨是非,可以免他一家老小一死這想法說開來。”

眾臣聽了,突然記起剛才張福曾說過皇後計謀斷難成功等語,不由附和著“唔”了一聲,致使朝堂之上“唔”聲一片。

劉啟也記起剛才張福是有這麼一說,就微笑著說:“臨江王就當著滿朝文武大臣的麵,說說赦免於叛臣張福的理由吧!”

劉榮信心滿滿地說:“是,父皇。”

轉過身來,劉榮背對劉啟巡望一遍朝堂之上的王公大臣,說:“列位王公大臣可還記得,前些日子也是在這朝堂之上,本王曾力證律法的執行,應當因時因地因情不同而靈活運用。

具體到張福參與反叛一事上,張福當時心存皇後計謀斷難成功,可還是按皇後的意思辦了,從而卷入反叛的行列中去。

正如張福當時所預料的,皇後的計謀果真沒有成功,張福也如願以償地站在朝堂之上,向父皇陳述當時的心跡。

這說明了一件事:張福按皇後的意思去辦,並非真心要加入反叛的行列。

而是料定他自己可以站在這朝堂之上,向父皇陳述因由,從而以他自己一死,求取他九族老小的生機。

列位王公大臣心中,可是肯定本王這一說法?”

劉啟適時地開口說:“劉長史先說說。”

至此,劉舍已明白心懷仁慈的皇上,也有心饒過張福九族老小的性命,立時回答說:“是的,臣讚同臨江王的說法,張福並非真心反叛。”

衛館聽了,也不等皇上開口相問,立即接著說:“臣衛館一樣覺得張福並非真心反叛。”

有了劉舍與衛館帶頭,加之王公大臣心裏都覺得張福並非真心反叛,紛紛附和著劉長史和衛征事的話。

見群臣都首肯臨江王劉榮的見解,劉啟故意為難著劉榮,想細究一下劉榮處理事情的能力,便說:“朕細細想來,也覺得張福並非真心反叛。

但張福縱然並非真心反叛,可參與反叛的事實俱在,他也供認不諱。如此狀況,臨江王有何話說?”

劉榮轉過身來,望著劉啟一笑,說:“父皇,兒臣果真有話要說。

第一,張福明知皇後反叛不能成功,還是按皇後的意思去辦了,這是有罪的!

第二,張福非真心地參與到皇後反叛的行列中去,寧可自己一死,也要為他一家老小的性命而直陳原委,相求父皇寬赦。

他當時之無奈心境,其情列位王公大臣皆可體察。

兒臣以為,其罪不當死,更不當罪及其九族。”

劉啟心想劉榮的話,倒說得在情在理,也符合律法懲戒罪犯的最高意境在於警戒的原則,便笑著問:“依臨江王的見解,張福當如何判定其罪呢?”

“判其死罪緩,杖笞二十,革去一切官職,削為庶民,永不錄用!”劉榮鏗鏘有力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