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新立即趨近身來,輕聲問:“臨江王有何吩咐?”
“去端盆開水來!”劉榮微笑著說。
原來,劉榮發覺菜肴較為油膩,根本不適合此時劉啟鬱氣的心情,故而想用開水漂去油膩,再送給劉啟吃。
方新雖不知臨江王要開水幹什麼,卻毫不猶豫地應聲“喏”,小跑著去備開水了。
劉啟待方新跑下去後,不解地問:“榮兒口渴了麼?”
劉榮陽光燦爛一笑,柔聲說:“父皇,這些菜油膩重了點,不適合父皇現在的口味。榮兒想將這些菜肴先在開水中稍漂一下,將多餘的油膩給漂去,那樣就比較適合父皇的口味了。”
劉啟本來正在為桌上菜肴比較重的油膩而稍生厭煩之心。
聽劉榮這麼一講,見劉榮這麼關心自己的口味,不由帶著些許的感動說:“還是榮兒善解父皇的心意啊!方新跟了父皇十幾年了,竟然不如榮兒對父皇的了解呢!”
劉榮嗬嗬笑著說:“此所謂父子連心嘛!隻因為父子間存了最真誠的關懷,才會彼此了解;隻因為父子間任誰也無法割斷的血脈情緣,才會時刻相互關懷著。榮兒的心思,父皇不是最了解麼?”
劉啟感慨地說:“是啊!正因為存著任誰也無法割斷的血脈情緣,太後才會對德兒的受傷,動那麼大的肝火!”
劉榮見方新端上來一盆開水了,站起身來雙手接過,邊放在自己的跟前,邊說:“父皇,其實一家人和和美美地過日子,是人世間最美好的事物呢!”
劉榮不失時機、不著痕跡地挑著劉啟心裏最渴望的話來講,自然最能打動劉啟心底最柔嫩的那一塊了!
劉啟深有同感地說:“是啊,父皇也非常希望一家人都能和和美美地一起過日子呢!可就是有些人隻想自己過好日子,卻瞅不得別人也過好日子,這令父皇好生煩惱著啊!”
劉榮點點頭,表示跟父皇一樣的感受,說:“魚欲遊,漁欲魚,魚欲漁不欲,漁欲魚不欲,奈何?”
邊說著,劉榮夾起一根蔬菜,在麵前開水盆裏蘸了蘸,再遞到劉啟麵前的銀盤子裏,說完補了一句:“父皇,這樣子就不大油膩了。”
劉榮這一句繞來繞去的話,可把劉啟給聽蒙了,舉著手中的銀筷子虛停著問道:“榮兒,怎麼魚來魚去的,跟父皇講明白啊!”
劉榮帥氣的臉上漾起燦爛的笑容,說:“我剛聽到這一句的時候,跟父皇一樣蒙呢!
那是在江陵的時候,那天榮兒到野外踏青,見一樵夫正與一釣叟爭論著。
榮兒就近旁傾聽,原來他們在爭論釣叟該不該釣起水裏之魚的事情。”
劉啟大感興趣地說:“釣叟釣魚,天經地義,有何該不該的問題呀?”
“父皇說得對!榮兒當時也這麼想的。可那樵夫卻不這麼想呢!”劉榮故意吊著劉啟的胃口,隻提樵夫的反對意見,卻沒將反對的理由說明白。
劉啟果然如劉榮所想,急切地問:“那樵夫是怎麼說的呢?總不能不說理由地隻表示反對就完了吧?”